[發明專利]一種海上能源綜合利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64754.0 | 申請日: | 2012-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752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科;吳蔚;徐建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03B13/24 | 分類號: | F03B13/24;F03D9/02;F03D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上 能源 綜合利用 系統 | ||
1.一種海上能源綜合利用發電系統,包括風力機、波浪能轉換裝置和洋流能轉換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浪能轉換裝置包括頂部封閉下端開口的若干個浮臺、空氣透平和發電機,所述若干個浮臺布置于風力機周圍,每個浮臺與一固定于海底的立柱固定連接,其側壁設有氣孔,浮臺之間通過安裝于所述氣孔間的連接管連通,其中,有兩個浮臺的頂端各開有一個氣孔,分別安裝方向相反的單向通氣閥,一個只能進氣,另一個只能出氣,出氣的浮臺頂端安裝空氣透平,所述空氣透平的進氣口正對只能出氣的單向通氣閥的出口,
所述空氣透平的輸出軸與洋流能轉換裝置的輸出軸通過齒輪系統實現動力合成,帶動所述發電機發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能源綜合利用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洋流能轉換裝置安裝于出氣浮臺下方,其輸出軸伸入浮臺頂部的所述齒輪系統,實現與波浪能轉換裝置的動力合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能源綜合利用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洋流能轉換裝置為固連于海底的垂直軸水力渦輪。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海上能源綜合利用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系統包括一錐齒輪系與一行星輪系,所述空氣透平的輸出軸通過錐齒輪系將水平方向轉動變為垂直方向轉動,行星輪系實現雙動力的合成,其外齒圈由錐齒輪帶動,太陽輪由洋流能轉換裝置的輸出軸帶動,行星輪繞太陽輪的公轉運動作為合成后動力的輸出,帶動交流電機發電。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海上能源綜合利用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機發出的電通過電纜伸到所述風力機的塔筒以及機艙內。
6.根據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海上能源綜合利用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機發出的電一部分供應至風力機中的耗電部件,另一部分存入蓄電池中,當風力機發出的電力因波動而不足時,啟動所述蓄電池,以補償輸出功率,實現電力輸出的穩定。
7.根據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海上能源綜合利用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力機為部署于近海的固定于海底的打樁式風力機。
8.根據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海上能源綜合利用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個浮臺均勻布置于風力機周圍。
9.根據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海上能源綜合利用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為軟管,其出口安裝單向通氣閥,限定空氣流動方向,波浪起伏時使浮臺下方的空氣壓縮或膨脹,沿著浮臺間的軟管流動,并實現空氣逐級壓縮或膨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475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力調度數據網絡節點自動備份系統
- 下一篇:一種配電網終端的通用遙信采集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