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玻鎂生態板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563844.8 | 申請日: | 2012-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4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付志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遠新綠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32 | 分類號: | C04B28/32;C04B24/38;C04B24/20;C04B18/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 地址: | 51154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生產工藝 | ||
1.一種玻鎂生態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玻鎂生態板包括中料、面料、纖維布和底料,
所述面料包括氧化鎂、氯化鎂、木糠、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末和粉煤灰,其中,各組分的重量含量為:
氧化鎂:100-150份
氯化鎂:50-75份
木糠:8-15份
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末:60-100份
粉煤灰:40-60份
增強劑;0.5-2份
改性劑:0.5-2份
將以上重量組分的原料加水60-70份攪拌均勻備用;
所述底料包括氧化鎂、粉煤灰、滑石粉和氯化鎂,其中,各組分的重量含量為:
氧化鎂:10-14份
氯化鎂:5-7份
滑石粉:1-3份
粉煤灰:3-5份
增強劑:0.1-0.3份
改性劑:0.1-0.3份
將以上重量組分的原料加水6-7份攪拌均勻備用;
所述中料包括氧化鎂、氯化鎂和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末,其中,各組分的重量含量為:
氧化鎂:300-350份
氯化鎂:150-180份
粉煤灰:80-120份
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末:290-370份
增強劑:1-3份
改性劑:1-3份
將以上重量組分的原料經過均化配料后,再加水160-180份攪拌均勻備用;
首先通過模板輸送將攪拌好的底料鋪裝,接著鋪第一層的纖維布,再通過中料的鋪裝,然后鋪第二層纖維布,最后鋪裝上面料,經過切割將纖維布切斷后,進行第一次恒溫養護,經過6-12小時的養護后脫模,再進行第二次常溫養護,經過3-10天后,再進入鋸邊、砂光工序形成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鎂生態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末的制備方法為:由廢舊線路板經過破碎機破碎后用水進行搖篩得到的顆粒,然后再采用機械烘干方式或人工晾曬方式處理水分,使得顆粒的水分含量低于2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鎂生態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顆粒的水分含量小于或等于18%。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鎂生態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當玻鎂生態板的厚度≤4mm時,使用通過20目篩的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末。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玻鎂生態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當玻鎂生態板的厚度在6mm-10mm之間時,使用通過10目篩的廢舊線路板非金屬粉末。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鎂生態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面料中使用的增強劑為:
乳化劑OP-10:1-3份
甲基纖維素:1-2份
木質素磺酸鈣:0.5-1份
以上組分為重量配比;
在面料中使用的改性劑為:
磷酸:1-1.5份
磷酸三鈉:1-1.5
磷酸二氫鋁:0.5-1份
二氧化鈦:0.5-1份
雙氧水:1-3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0.5-1份
以上組分為重量配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鎂生態板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在底料中使用的增強劑為:
乳化劑OP-10:0.3-1份
甲基纖維素:0.5-1.5份
木質素磺酸鈣:0.2-0.6份
以上組分為重量配比;
在底料中使用的改性劑為:
磷酸:0.5-0.8份
磷酸三鈉:0.5-1份
磷酸二氫鋁:0.2-0.6份
二氧化鈦:0.2-0.5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0.2-0.5份
以上組分為重量配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遠新綠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清遠新綠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384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