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溫室氣體排放遠程實時監測系統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62772.5 | 申請日: | 2012-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7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健;李勝杰;張小栓;齊林;張榮杰;陳瀛;徐曉莉;馮飛;張麗欣;段志潔;田曉飛;張雋;馬紅燁;陳靜靜;盧凱;洪婕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C17/02 | 分類號: | G08C17/0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溫室 氣體 排放 遠程 實時 監測 系統 方法 | ||
1.一種溫室氣體排放的遠程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溫室氣體探測傳感器(1)、GPRS信號發射器(2)、網絡控制節點(3)和遠程監控客戶端操作系統(4),溫室氣體探測傳感器(1)將監測到的氣體數據通過GPRS信號發射器(2)發送至網絡控制節點(3),網絡控制節點(3)將數據接收、處理并存儲結果,之后將數據發布至英特網,遠程監控客戶端操作系統(4)通過英特網鏈接至網絡控制節點(3)進行實時在線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監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遠程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室氣體探測傳感器(1)包括位于多個監測點的傳感器節點與傳感器節點對應設置的ARM處理芯片,所述傳感器節點通過匯聚節點傳送至GPRS信號發射器(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遠程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室氣體探測傳感器(1)采用的是基于非色散紅外技術的傳感器NDIR。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遠程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室氣體探測傳感器(1)節點的數據通基于ARM的處理芯片將數據傳送至GPRS信號發射器(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遠程實時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PRS信號發射器(2)通過TCP/IP協議以SMS形式將信息數據發至網絡控制節點(3)。
6.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遠程實時監測系統的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由溫室氣體探測傳感器(1)對監測點的參數實時監測;
2)由溫室氣體探測傳感器(1)將采集到的參數發送給ARM處理芯片,再將收集到的數據傳送至GPRS信號發射器(2);
3)GPRS信號發射器(2)將數據發送至網絡控制節點(3),網絡控制節點(3)將接收數據、處理數據并存儲結果;
4)網絡控制節點(3)每隔一段時間將更新的數據發布至英特網;監測人員通過遠程監控客戶端操作系統(4)查看監測點的實時數據,并依據不同IP地址監測不同監測點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
5)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包括時間,監測點編號,CO2濃度,CH4濃度,N2O濃度,濕氧含量,干氧含量,溫度,壓力和流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ARM處理芯片將收集到的參數融合后再傳送給GPRS信號發射器(2)。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GPRS信號發射器(2)每隔一段時間就將刷新的數據發送至網絡控制節點(3)。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GPRS信號發射器(2)的數據刷新時間間隔為六秒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未經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277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的鼻膽引流管
- 下一篇:改良氣管插管接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