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養(yǎng)殖池塘的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62311.8 | 申請日: | 2012-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02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志剛;徐奇友;羅亮;王常安;李晉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7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養(yǎng)殖 池塘 環(huán)保 增氧曝氣 裝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及其制作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養(yǎng)殖池塘的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在池塘集約化水產養(yǎng)殖過程中,池塘增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增氧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池塘的養(yǎng)殖效益。目前,池塘養(yǎng)殖的增氧方式大多沿用了傳統(tǒng)的水面動力增氧,該增氧方式耗電量大,增氧效率低。近幾年,一些養(yǎng)殖場開始嘗試使用微孔增氧管對池塘底部進行增氧,該種增氧方式增氧效果較好,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現有的增氧曝氣裝置存在結構復雜、造價高、所用材料環(huán)保性能差以及整體增氧曝氣效果不佳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增氧曝氣裝置存在結構復雜、造價高、所用材料環(huán)保性能差以及整體增氧曝氣效果不佳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用于養(yǎng)殖池塘的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養(yǎng)殖池塘的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包括羅茨鼓風機、法蘭和輸氣管道,羅茨鼓風機的下端通過法蘭與輸氣管道連接,所述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還包括進氣閥門、通氣軟管、三通管、微孔增氧管、竹竿架和多個配重塊,通氣軟管的一端通過進氣閥門與輸氣管道連接,通氣軟管的另一端通過三通管與微孔增氧管連接,微孔增氧管固裝在竹竿架上,每個竹竿架的頂角設有一個配重塊。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制作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的方法,所述制作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六根長為3m-4m,直徑為3cm-4cm的竹竿通過多個扎帶固定,組成一個“目”字形竹竿架,
步驟二、將微孔增氧管通過多個扎帶均勻固定盤繞在竹竿架上,
步驟三、羅茨鼓風機、法蘭、輸氣管道、進氣閥門和通氣軟管依次連接,然后通過三通管與微孔增氧管連接,形成一個閉合通路,通氣軟管的長度為1.5m-2m,
步驟四、通過進氣閥門調節(jié)進入微孔增氧管內的氣量,使得在池塘表面增氧管所在處能夠看到均勻的微氣泡,
步驟五、竹竿架的四個角分別連接一個配重塊,每個配重塊的重量為5kg,高度為15-30cm,至此,完成了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的制作。
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發(fā)明造價成本低、結構簡單、易制作,且所使用的通氣軟管、三通管、微孔增氧管、竹竿架和多個配重塊的材料均為綠色環(huán)保,對池塘內的水質無污染。
2.本發(fā)明的曝氣增氧在水下進行,能夠使缺氧更為嚴重的池塘下層水體得到更多的氧氣補充,并使充入水體的空氣均勻擴散到各個水層,起到良好、高效的增氧作用。
3.本發(fā)明能夠使池塘底層在缺氧條件下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加速向空氣中擴散,達到高效曝氣的目的,并能減少噪音對魚類正常活動的干擾,有利于魚類的正常生長。
4.本發(fā)明的竹竿架面積較大,能夠在池塘底部較大區(qū)域內均勻增氧曝氣,提高應用效率,并且竹竿架不與池塘底部接觸,避免了池塘底泥對微孔增氧管的淤積,能夠達到長期使用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用于養(yǎng)殖池塘的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包括羅茨鼓風機1、法蘭2和輸氣管道3,羅茨鼓風機1的下端通過法蘭2與輸氣管道3連接,所述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還包括進氣閥門4、通氣軟管5、三通管6、微孔增氧管7、竹竿架8和多個配重塊12,通氣軟管5的一端通過進氣閥門4與輸氣管道3連接,通氣軟管5的另一端通過三通管6與微孔增氧管7連接,微孔增氧管7固裝在竹竿架8上,每個竹竿架8的頂角設有一個配重塊12。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配重塊12包括尼龍繩10和墜塊11,尼龍繩10的一端固裝在竹竿架8上,尼龍繩10的另一端固裝在墜塊11上。如此設置,制作簡單,材料易于就地取材,使用方便。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還包括多個扎帶9,微孔增氧管7通過多個扎帶9固裝在竹竿架8上。如此設置,使用方便,材料易于就地取材,使用方便。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制作環(huán)保增氧曝氣裝置的方法,所述制作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六根長為3m-4m,直徑為3cm-4cm的竹竿通過多個扎帶9固定,組成一個“目”字形竹竿架8,
步驟二、將微孔增氧管7通過多個扎帶9均勻固定盤繞在竹竿架8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231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