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異噻唑啉酮衍生物的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62030.2 | 申請日: | 2012-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07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新;王振國;趙勇軍;聶驥;趙旭;王右翼;徐傳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合創同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75/03 | 分類號: | C07D275/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噻唑 衍生物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生產異噻唑啉酮衍生物的方法,更具體地說是關于一種主要生產4,5-二氯-2-甲基-異噻唑啉酮的方法。?
背景技術
異噻唑啉酮類化合物是新型的廣譜殺菌劑,具有高效、廣譜、低毒、使用濃度下無害、在環境中能夠自然降解等優點,因此廣泛應用于工業水處理、化妝品、建筑材料、粘結劑、涂料、醫療衛生、紡織、照相、洗滌劑等領域。?
4,5-二氯-2-甲基-異噻唑啉酮(簡記為DC-MIT)主要應用于涂料、油漆領域、農業種子浸種和農作物防病害,水產養殖防病害等方面。DC-MIT便于運輸,使用方便。DC-MIT作為殺菌劑具有投加量少、穩定性好,作用時間較長的優點。例如,在循環水和油田注水中投加量僅為0.5-2?ppm,作用時間可達96-144小時,較一般常用的非氧化型殺菌劑有近一倍的作用時間。另外,由于DC-MIT難溶于水(<2%),且殺菌能力極強(0.5-2?ppm就有效),故易于制備長效緩釋產品,放置于不易頻繁人工投加藥劑的場所。?
一般工業生產中,經酰胺氯化環化所獲得的異噻唑啉酮衍生物主要為2-甲基-異噻唑啉酮(簡記為MIT)和5-氯-2-甲基-異噻唑啉酮(簡記為C-MIT)的混合物,其中MIT與C-MIT的摩爾比例約為1:3,氯氣需要過量3~6摩爾,產物中4,5-二氯-2-甲基-異噻唑啉酮(DC-MIT)是少量的。通常也認為DC-MIT是在酰胺氯化環化合成MIT、C-MIT中生產的副產物,其中,DC-MIT的生成量由氯氣的過量多少決定。由于DC-MIT難溶于水(<2%),常常在MIT/C-MIT混合物的水溶液產品中以結晶形式析出,不僅外觀不好看,對使用者也不方便。因此人們在實際生產中嚴格控制通Cl2量及其它操作條件,以減少DC-MIT的生成。?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完全不同于現有技術思路、由酰胺生產以4,5-二氯-2-甲基-異噻唑啉酮為主的異噻唑啉酮衍生物的方法。?
人們通常所以為的MIT、C-MIT和DC-MIT三種異噻唑啉酮衍生物是在酰胺與氯氣反應時同時產生的,而本發明的發明人在大量試驗的基礎上,意外地發現,DC-MIT的生成機理卻是以如下所示的生成機理進行:?
酰胺?+?Cl2?→?MIT?+?C-MIT????????(1)
MIT?+?Cl2?→?DC-MIT??????????????(2)
而C-MIT?+?Cl2?→?無法生成DC-MIT?(3)
本發明的發明人發現,在反應(1)中通過控制通Cl2量和其它反應條件是可以主要獲得以MIT為主的產物,而使C-MIT的生成量大為減少且基本不生產DC-MIT;在得到以MIT為主的產物后,再繼續與過量的Cl2反應,則可以獲得以DC-MIT為主的產物。
由于DC-MIT可溶于有機溶劑,如無水乙酸乙酯或無水乙酸丁酯,而難溶于水;而MIT/C-MIT難溶于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等,易溶于水,故可利用在以DC-MIT為主的產物加入水進行洗滌,得到包括了MIT和微量C-MIT的水相,與DC-MIT溶于有機溶劑得到的油相分開,得以使DC-MIT與MIT和C-MIT的分離,油相再經蒸餾分離有機溶劑,得到DC-MIT,離心分離便可獲得較純的DC-MIT。基于此,形成本發明。?
??
因此,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異噻唑啉酮衍生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將N,N′-二甲基二硫代二丙酰胺在溶劑存在下經第一步氯化反應得到反應產物I,所說的N,N′-二甲基二硫代二丙酰胺與氯氣的摩爾比例為1:?0.5~2.5,然后仍以第一步氯化反應中投料的N,N′-二甲基二硫代二丙酰胺為1摩爾計,在反應產物I中加入氯氣為6~7摩爾繼續進行第二步氯化反應得到反應產物II,在反應產物II中加入水,使得反應產物II中的2-甲基-異噻唑啉酮和5-氯-2-甲基-異噻唑啉酮溶于水中,與反應產物II中的4,5-二氯-2-甲基-異噻唑啉酮和溶劑得以分離,再將4,5-二氯-2-甲基-異噻唑啉酮和溶劑經蒸餾分離,回收得到4,5-二氯-2-甲基-異噻唑啉酮。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合創同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合創同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20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