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腳氣的內服中藥制劑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61527.2 | 申請日: | 2012-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1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廣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百草匯中草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804 | 分類號: | A61K36/804;A61P17/00;A61P31/10;A61K35/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6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腳氣 內服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腳氣的內服中藥制劑的配方、制作工藝和功能主治,屬于中草藥制劑領域。
背景技術
在中醫(yī)上將腳氣病分為干腳氣和濕腳氣兩種:
干腳氣,腳氣病之一。指腳氣之足膝不腫者。見《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因素體陰虛內熱,濕熱、風毒之邪從熱化,傷及營血,筋脈失養(yǎng),證見足脛無力,麻木酸痛,攣急,腳不腫而日見枯瘦,飲食減少,小便熱赤,舌紅,脈弦數(shù)等。治宜宣壅化溫,和營清熱,用加味蒼柏散或生干地黃丸等方。?
濕腳氣,濕腳氣為腳氣病之一。見《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腳膝浮腫之腳氣病。水濕之邪感受于下,經(jīng)絡不得宣通而致病。證見足脛腫、麻木而重,腿膝軟弱,小便不利,脈濡緩,苔白膩;或有在脛前生臁瘡者。治宜宣壅逐濕為大法,用雞鳴散加減,或選用除濕湯、檳榔散、加味二妙丸加減。濕熱偏勝者,證見口渴溺赤,脈濡數(shù)、苔黃膩,治以宣通清利化濕法,用防己飲加減。?
中醫(yī)理論認為,濕腳氣雖為皮膚病,但與人體五臟六腑、經(jīng)絡及各器官有著密切聯(lián)系,所以內治方法亦不容忽視。在采用外治方法的同時,可配合中藥湯劑治療。濕腳氣當以清熱利濕、溫陽散寒、解毒殺蟲、止癢止痛為治則。常見有三證:濕熱腳氣、寒濕腳氣、淤血寒毒。辨證分治:?
1、濕熱腳氣證:主要癥狀表現(xiàn)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或浸淫流黃水,或紅腫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紅,苔黃,脈沉或無變化。其治當清熱燥濕,溫化止癢。可選用苦參礬石湯,既可內服又可外洗。?
2、寒濕腳氣證:主要癥狀表現(xiàn)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或浸淫黃水,或麻木冷痛,或潰爛蛻皮,手足不溫,甚至腳趾腫脹,舌淡,苔白,脈沉。病變證機是寒濕浸淫,肆虐肌膚營衛(wèi),導致肌膚既不得氣血所榮又被寒濕所肆虐,以此而變生為寒濕腳氣病理病證。其治當散寒除濕,溫化止癢。可選用雞鳴散,本方既可內服又可外用。?
3、淤血寒毒證:主要癥狀表現(xiàn)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疼痛,或浸淫流膿血水,腳趾顏色暗紫,或癢痛,或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質暗,苔薄,脈沉。病變證機是淤血內阻,淤血與寒毒相結而浸淫肆虐,以此而變生為淤血寒毒病理病證。其治當活血化瘀,散寒解毒。可選用桂苓烏頭湯,本方既可內服又可外用。?
內服方劑也可選龍膽肝湯合萆薢滲濕湯加減處方,可選用中成藥如:MR3老中醫(yī)龍膽瀉肝丸、雙黃連口服液等。外用方劑可選用:足癬粉、六一散加明礬粉、二礬湯、皮膚外洗二方或蘇蒲洗方、藿黃浸劑、鵝掌風浸泡方、苦礬洗滌劑、清濕殺蟲方等,也可選用各種癬藥水外搽,如寶島癬水、復方土槿皮酊、普癬水等。
發(fā)明內容:
治療腳氣多為外用藥,往往不能除根,易復發(fā),本發(fā)明依據(jù)中醫(yī)理論研制出的復合中藥制劑,可以口服,從內部調理來治愈腳氣,可以除根不易復發(f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腳氣的內服中藥制劑的配方、制作工藝和功能主治。該制劑的配方為(以重量計):五加皮25、獨活30、干地黃17、山茱萸21、羚羊角屑30、牛蒡根20、黑豆(炒)40、牛膝45、赤茯苓16、海桐皮12、大麻仁35、桂心9。發(fā)明人依據(jù)中醫(yī)理論結合多年的行醫(yī)經(jīng)驗,經(jīng)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和方劑間的配伍探索,研制出本發(fā)明的配方和制作工藝,由此制作出來的成品,不但對干、濕兩種腳氣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以治療頭痛悶喘、煩熱疼痛、地氣郁蒸、熱毒內盛等癥狀,并且發(fā)明人在研制的過程中特別注意了,該制劑應用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一些特點,優(yōu)化了配方,使操作簡便、所需設備簡單、易于推廣應用。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按照配方(以重量計):五加皮25、獨活30、干地黃17、山茱萸21、羚羊角屑30、牛蒡根20、黑豆(炒)40、牛膝45、赤茯苓16、海桐皮12、大麻仁35、桂心9,精確稱取各種藥材,分別粉碎成粗粉,置于容器中,加入5-8倍重量的50-60%的食用乙醇溶液;保持溫度20-35℃,浸泡10-15個小時,加熱至50-70℃,密閉,保持溫度浸泡8-10小時;過濾,得濾液a;將濾渣置于容器中,加入2-4倍重量的50-60%的食用乙醇溶液,加熱至50-70℃,密閉,保持溫度浸泡8-10小時;過濾,得濾液b;將濾液a和濾液b混合,加入蔗糖,使蔗糖的含量為2-3%;然后減壓蒸餾,使乙醇的含量控制在20-25%;冷卻灌裝即為成品。
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
1、發(fā)明了一種治療腳氣發(fā)動、頭痛悶喘、煩熱疼痛、地氣郁蒸、熱毒內盛等癥狀的中藥組方以及其制作工藝。
2、該組方和制作工藝操作簡便、所需設備簡單、易于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百草匯中草藥研究所,未經(jīng)青島百草匯中草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15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