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60986.9 | 申請日: | 2012-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13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紅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紅梅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3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胃痛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傳統(tǒng)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yī)藥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窩處常發(fā)生疼痛為主的疾患。胃痛是臨床上常見的一個癥狀,多見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神經宮能癥等。多因外邪侵襲,惱怒過度,飲食不節(jié),器具失宜致氣機阻滯,胃失和降而成。西醫(yī)治療胃痛一般采用西藥進行單一或聯(lián)合的周期治療,這種人工周期療法雖然見效明顯,但也只能解決暫時問題。而且西藥對肝、膽、心血管、腦血管,以及凝血機制均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醫(yī)認為,胃痛發(fā)生的原因有兩類:一是由于憂思惱怒,肝氣失調,橫逆犯胃所引起,故治法以疏肝、理氣為主。一是由脾不健運,胃失和降而導致,宜用溫通、補中等法,以恢復脾胃的功能。
根據(jù)中醫(yī)理論,針對胃痛的發(fā)病機理,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治療治標不治本及副作用大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配制簡便、成本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的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黃芪10-40份、白芍10-25份、炒白術5-20份、陳皮5-20份、升麻5-15份、黨參10-30份、當歸5-20份、附子5-20份、炮姜5-20份、干姜5-20份、桂枝10-30份、白芷5-20份、砂仁5-20份。
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黃芪30份、白芍20份、炒白術10份、陳皮10份、升麻6份、黨參20份、當歸10份、附子10份、炮姜10份、干姜10份、桂枝20份、白芷10份、砂仁10份。
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中:黃芪具有益氣固表、補肺健脾、斂汗固脫、驅風運毒的功效;白芍具有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炒白術具有燥濕行水、益氣、健脾胃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調中利水、燥濕化痰的功效;升麻具有發(fā)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的功效;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炮姜具有溫經止血,溫中止痛的功效;干姜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桂枝具有發(fā)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的功效;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風通竅、活血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的功效;砂仁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本發(fā)明精選藥物組方,其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xié)同作用,共奏舒肝理氣、解郁止痛、化濕開胃、消食調中的功效,對胃痛的治療達到標本兼治。
本發(fā)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本發(fā)明遵循中醫(y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xiàn)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4.3%,治愈率65.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黃芪30g、白芍20g、炒白術10g、陳皮10g、升麻6g、黨參20g、當歸10g、附子10g、炮姜10g、干姜10g、桂枝20g、白芷10g、砂仁10g(后下)。
實施例2
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黃芪25g、白芍15g、炒白術12g、陳皮20g、升麻15g、黨參10g、當歸20g、附子5g、炮姜12g、干姜20g、桂枝15g、白芷12g、砂仁20g(后下)。
實施例3
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黃芪10g、白芍25g、炒白術5g、陳皮15g、升麻5g、黨參30g、當歸5g、附子15g、炮姜20g、干姜5g、桂枝30g、白芷5g、砂仁15g(后下)。
實施例4
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黃芪40g、白芍10g、炒白術20g、陳皮5g、升麻8g、黨參15g、當歸12g、附子12g、炮姜15g、干姜12g、桂枝25g、白芷20g、砂仁12g(后下)。
實施例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紅梅,未經孫紅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098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