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60966.1 | 申請日: | 2012-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62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笹田道秀;濱田博;宍倉正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奧蘭若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張敬強;嚴星鐵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模塊。
背景技術
用于光通信裝置的光模塊一般包括光纖、透鏡以及受光元件。在該光模塊中,光纖將從光模塊的外部輸入的光信號向透鏡射出,該透鏡將該光信號收斂到受光元件的受光面。并且,該受光元件將接受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
但是,從光纖通過透鏡向受光元件射出的光信號的一部分被受光元件的受光面反射,存在產生該反射光返回到光纖的光的問題的場合。在該場合,作為結果,對光通信裝置的電信號產生干擾。
作為抑制以上述那樣的受光元件的受光面的光信號的反射為起因的干擾的技術,已知有從透鏡的光軸的中心使受光元件偏離地配置的技術(參照US?Patent?Application?Publication?No.US2009/0263082)、或以使受光元件的受光面的法線方向相對于透鏡的光軸傾斜的方式配置受光元件的技術(參照US?Patent?Application?Publication?No.US2010/0148041)。
在如上述那樣使受光元件相對于透鏡的光軸的中心偏離地配置的場合,因為來自光纖的入射光不通過透鏡的中心,因此產生像差,在受光元件的受光面產生成像模糊。另外,在以使受光元件的受光面的法線方向相對于透鏡的光軸傾斜的方式配置受光元件的場合,通過透鏡的光線在該受光面不是圓形狀而為橢圓形狀,同樣產生成像模糊。
在此,用于高速傳輸方式的受光元件為了適應該高速而需要減小受光元件的受光直徑并抑制接合容量,使由受光元件的容量成分(C)及電阻(R)構成的CR時間常數下降。尤其例如在要求10Gbit/s以上的性能的場合,需要受光元件的受光直徑為10μm左右、減小到與單模式光纖的模場直徑直徑大致相同的尺寸。由此,難以在該受光直徑內適當地耦合入射光。在該場合,在使用如上述那樣在受光元件的受光面產生耦合歪斜的結構的場合,更難以有效地在該受光系統內耦合入射光,作為結果,存在受光元件的受光靈敏度下降的場合。
更具體地說,如上述那樣以偏離中心地配置受光元件的場合為例,并使用圖13如下那樣進行說明。圖13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課題的圖。具體地說,圖13表示例如將直徑1.5mm的球透鏡作為聚光透鏡使用,偏離中心地配置具有15μm的受光直徑的受光元件的場合的模擬結果。圖13所示的圓相當于受光元件的受光直徑。另外,圖13所示的點相當于光強度,表示點的密度越高處則光強度越強。如圖13所示,在偏離中心地配置受光元件的場合,由于像差而產生成像變形,成像延伸到圖13下方。另外,如圖13所示,光還到達受光直徑的外部。該到達外部的光無法到達后述的受光元件內部的吸收層,無法有助于受光元件的受光靈敏度。在圖13所示的例子中,大約98%的光分布在受光直徑內,但剩下的2%的光線分布在受光直徑的外部。另外,隨著受光元件的受光直徑變小,分布在受光直徑的外部的光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上述課題,其目的在于實現抑制以受光元件的受光面的反射為起因的干擾的產生,并且抑制該受光元件的受光靈敏度下降的光模塊。
(1)本發明的光模塊包括至少一個受光元件、以及透鏡,該受光元件將入射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包括:至少層疊有第一半導體層、吸收從受光面入射的光信號的光吸收半導體層、以及第二半導體層的臺面形狀的臺面部;配置在上述臺面部的上部的電極部;以及以覆蓋上述臺面部的側面的一部分,并且從上述電極部的外周的一部分向上述臺面部的外部延伸的方式配置的配線部,該透鏡將來自光纖的光信號聚光到上述至少一個受光元件的上述受光面上,該光模塊的特征在于,上述配線部配置在基于上述受光面的光信號的強度分布的位置。
(2)在上述(1)記載的光模塊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配線部沿上述強度分布的長度方向配置。
(3)在上述(2)記載的光模塊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強度分布是橢圓形狀,上述配線部沿該橢圓形狀的長軸方向配置。
(4)在上述(1)~(3)任一項記載的光模塊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受光元件的上述受光面的中心在與上述透鏡的光軸垂直的第一方向上偏離地配置,并且,上述配線部配置在沿作為與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的位置。
(5)在上述(4)記載的光模塊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受光元件是背面入射式受光元件。
(6)在上述(1)~(3)任一項記載的光模塊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受光元件以上述受光面的法線方向相對于上述透鏡的光軸傾斜的方式配置,上述配線部配置在沿上述傾斜方向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奧蘭若株式會社,未經日本奧蘭若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09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茶堿分子表面印跡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無極燈電氣箱和無極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