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塊及顯示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60754.3 | 申請日: | 2012-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3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8/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聞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模塊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系關于一種背光模塊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液晶顯示器的液晶本身不會發光,為了達到顯示效果,必須提供一面光源給液晶顯示器的顯示面板,例如一背光模塊,以供應足夠的光線輝度且分布均勻的面光源給顯示面板顯示所需畫面。
習知一種背光模塊包括一光源、一導光板以及一個反射片。光源可發出光線由導光板的一入光面入射至導光板。導光板的作用在于引導光線的傳輸方向,并藉由光線于導光板內部的全反射,再加上位于導光板的一底面上的復數微結構(例如火山口結構)破壞光線的全反射,可使光線由導光板的一出光面射出,以形成均勻的面光源。另外,反射片鄰設于導光板的底面,以將由底面射出導光板的光線再反射回導光板,以增加光線利用率。
然而,反射片的設置雖然可將穿出導光板底面的光線再反射至導光板內,但是,當光線由導光板的底面穿出,再被反射片反射而射入導光板的內部時,光線將進行至少二次不同介質(導光板與空氣)的穿射及一次的反射,由于不同介質的穿透率及反射片的反射率均小于1,造成光線能量的損失(例如損失約20%)。另外,由于習知導光板的該等微結構系以雷射光打在模仁上,再經由射出機臺的射出而成形,但是,由于制程上的不穩定,造成該等微結構的高度也不穩定,使得光線的能量分配也不穩定。另外,該等微結構與底面之間的角度也不易控制,也會造成無法形成全反射而造成光線的利用率降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背光模塊及顯示裝置,可減少光線的能量損失而提高光線利用率,并使背光模塊及顯示裝置具有較高的光通量及輝度,已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有鑒于上述課題,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可減少光線的能量損失而提高光線利用率,并使背光模塊及顯示裝置具有較高的光通量及輝度的背光模塊及顯示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的一種背光模塊包括一光源以及一導光板。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底面及與底面相對的一出光面,并包含復數突出于底面的微結構,光源鄰設于入光面,并發出一光線由入光面入射至導光板,并由出光面射出,各微結構具有遠離入光面的一第一部份及鄰近入光面的一第二部份,第一部份與底面的一第一夾角系介于10度至30度之間,第二部份與底面的一第二夾角系介于20度至50度之間。本發明亦揭露一種顯示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導光板的材質為聚碳酸酯,第一夾角系介于20度至30度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導光板的材質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第一夾角系介于10度至30度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各微結構沿一第一方向具有一長度,并沿一第二方向具有一高度,長度系介于高度的2.5倍至8.4倍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離光源較遠的微結構的第一夾角大于離光源較近的微結構的第一夾角。
在一實施例中,光線射至第一部份時,第一部份將光線全反射。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的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塊。背光模塊與顯示面板相對而設,并包含一光源及一導光板,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底面及與底面相對的一出光面,并包含復數突出于底面的微結構,光源鄰設于入光面,并發出一光線由入光面入射至導光板,并由出光面射出,各微結構具有遠離入光面的一第一部份及鄰近入光面的一第二部份,第一部份與底面的一第一夾角系介于10度至30度之間,第二部份與底面的一第二夾角系介于20度至50度之間。
承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的背光模塊及顯示裝置中,導光板包含復數突出于底面的微結構,各微結構具有遠離入光面的一第一部份及鄰近入光面的一第二部份,且第一部份與底面的一第一夾角系介于10度至30度之間,而第二部份與底面的一第二夾角系介于20度至50度之間。因此,本發明藉由復數微結構的設置,可將入射的光線導引并造成全反射,以減少光線射出導光板的底面所造成的能量損失,藉此可提高光線的利用率,并使本發明的背光模塊及顯示裝置具有較高的光通量及輝度。
附圖說明
圖1A及圖1B分別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模塊的剖視示意圖及仰視示意圖;
圖1C為圖1B中,區域C的放大示意圖;
圖1D為本發明的背光模塊的局部仰視立體示意圖;
圖2A至圖2D分別為本發明不同態樣的背光模塊的局部仰視立體示意圖;以及
圖3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a~1d、4:背光模塊
11、41:光源
12、12a~12d、42:導光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075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