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60696.4 | 申請日: | 2012-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77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鎖定;代攀;陳亦力;文劍平;孟莎莎;邱小秦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69/12 | 分類號: | B01D69/1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師事務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1004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強 中空 纖維 復合 制備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長纖維從線盤中引出,長纖維經過張力控制裝置,然后將長纖維穿過噴絲頭上板上的針管;
(2)開啟送絲機和收絲機,調節送絲機和收絲機的轉速使整套裝備穩定運轉起來;
(3)向紡絲釜中加入鑄膜液,然后向紡絲釜中加壓,使鑄膜液依次通過過濾器、紡絲泵后,進入噴絲頭的錐形料腔內;
(4)向芯液罐中加入芯液,然后向芯液罐加壓,使芯液通過芯液管后從噴絲頭噴出。
(5)鑄膜液與長纖維在噴絲頭內的錐形料腔充分復合后,與芯液共同通過噴絲頭噴出成型為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然后進入凝膠槽,最后收集于收絲輪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所述的長纖維從線盤引出后,先經過有機溶劑進行預處理,使長纖維中的油洗凈,使纖維能夠分散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向紡絲釜加壓的壓強為0.05~0.5MPa。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所述芯液為水、溶劑或者二者的混合,其中,水和溶劑的比例為100:0-0:100,芯液罐加壓壓強為0.05~0.5MPa。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所述的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成型后,經過一段空氣間隙后再進入凝膠槽。
6.一種用于制備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的裝置,包括紡絲釜,紡絲釜內的鑄膜液通過紡絲泵、過濾器進入噴絲頭,長纖維自線盤引出后經過張力控制裝置進入噴絲頭,芯液罐內的芯液進入噴絲頭后噴出,成型的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經過凝膠槽凝膠后收于收絲輪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絲頭包括密封蓋合上板和下板,下板中部設有錐形料腔,下板的底面設有一噴絲口與錐形料腔的頂部連通,下板的側面開設有進料通道,進料通道與錐形料腔連通,上板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一容納芯液管的圓孔,芯液管嵌入圓孔后,芯液管的末端端部伸至噴絲口處;圓孔的四周開設有容納長纖維針管的針孔,長纖維針管嵌入針孔后,長纖維針管的末端端部伸至錐形料腔的錐頂部內,長纖維針管的末端端部與噴絲口的間距為2-10m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制備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孔四周均布有四個針孔,針孔外圓與圓孔外圓相切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制備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下部設有一圓臺,所述的下板上部設有一與圓臺配合實現密封蓋合的內凹部。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制備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板底面一體設有一凸起圓柱,凸起圓柱內設有一通孔,該通孔與所述的噴絲口連通。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制備增強型中空纖維復合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通過螺栓固定在下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069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紅掌生根液
- 下一篇:一種口紅吊蘭與觀賞魚的生態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