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有電負載和蓄電池組的電的工作器械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60002.7 | 申請日: | 2012-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09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V.雷貝爾;J.科爾布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德烈亞斯.斯蒂爾兩合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F5/00 | 分類號: | B25F5/00;H02G3/18;A01G3/053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陳浩然,楊國治 | 
| 地址: | 德國魏***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負載 蓄電池 工作 器械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有電負載的電的工作器械,該電負載由可充電的容納在罩殼中的蓄電池組(Akkupack)供應能量,其中電負載通過電的聯接纜線與蓄電池組相連接。
背景技術
在私人的例如在專業的領域中,越來越多地應用利用蓄電池運行的工作器械。高效能的蓄電池例如在化學方面以鋰為基礎的蓄電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從而也可利用該電的工作器械完成更高的要求的、更長的工作。因此,已知蓄電池綠籬修剪機、蓄電池機動鋸以及蓄電池室外修剪機,其具有被推入工作器械的罩殼中的蓄電池組。
如果應利用室外修剪機或綠籬修剪機完成更大的工作,為了實現長的運行時間必須使用更大的蓄電池組,其大多數情況下與電的工作器械分離地由使用者承載。在此,聯接纜線使由使用者承載的蓄電池組與在工作器械中的電負載相連接,其中,該聯接纜線通過聯接插頭聯接到蓄電池組處。在此,聯接纜線的纜線走向(Kabelverlauf)任意呈現,其中該纜線走向可與待完成的工作相關地在使用者的運動自由度方面妨礙或限制該使用者。在這種類型的纜線引導中,纜線插頭以機械的方式固定在插槽或罩殼處,以便防止由于在纜線處出現的拉力而使聯接插頭從在其位于蓄電池處的插槽中松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如此改進用于在工作器械中的電負載的由使用者承載的蓄電池組,即為使用者給出在人機工程學上有利的纜線引導,其也使出現在聯接插頭處的拉出力最小化。
實施成可背載的結構單元的蓄電池組具有在其罩殼壁中成型的纜線通道,該纜線通道通過在蓄電池組的罩殼邊緣中的纜線出口被引導到工作器械的電負載處。為了完成工作,為使用者在結構上預定在人機工程學上有利的纜線引導,在其中聯接纜線通過纜線出口從蓄電池組引導到負載。通過在纜線通道中非筆直的引導部,即使在外部的拉力作用到纜線上時也得到在纜線插頭處較小的拉出力。
有利地,可背載的蓄電池組具有至少一個在其罩殼壁中成型的纜線通道,其通過不同的纜線出口在蓄電池組的罩殼邊緣中離開,從而可以不同的路徑將聯接纜線引導到工作器械的電負載處。在進行工作之前,使用者具有自由的選擇,使用者選擇對于其在人機工程學上合適的纜線引導,以用于之后通過相應的纜線出口將聯接纜線從蓄電池引導到負載。
有利地,纜線通道構造成槽,從而在更換纜線引導時可簡單地取出聯接纜線并再次插入聯接纜線。
作為另一發明設置成,纜線通道布置在位于罩殼的罩殼壁和布置在罩殼中的電池組(Zellpack)之間的結構空間中并且構造成朝向罩殼壁的外表面敞開。由此,纜線通道的橫截面以下沉的方式容納在蓄電池組的罩殼中,而不增大罩殼的結構體積。此外保證從罩殼之外對纜線通道的可接近性。
優選地,罩殼壁為罩殼的背板,其中纜線通道自身成型在該背板中。有利地,該背板以與使用者的背部相匹配的方式成型,例如彎曲;在此,在保持在罩殼中的蓄電池組的電池組和罩殼的內壁之間形成空腔(Leeraum),其作為結構空間容納纜線通道的體積。由此,纜線通道以簡單的方式容納在位于背板的外表面和布置在罩殼中的電池組之間的結構空間中并且朝向背板的外表面設計成敞開的槽,以便以簡單的方式實現聯接纜線從一個纜線出口到另一纜線出口的轉移。
有利地,結構空間為空腔;也可為適宜的是,該空腔設置成利用材料填充的空間,例如通過相應地設計背板。那么,纜線通道的橫截面(除了其敞開的側邊之外)完全地嵌入該材料中。
此外,在背板中以下沉的方式設置有電的接線盒,其中有利地纜線通道以在背板中下沉的方式從接線盒起伸延到位于罩殼邊緣的區域中的纜線出口處。由此,在使用者的背部和蓄電池組的罩殼之間引導的纜線完全地位于蓄電池組的罩殼的外輪廓之內,從而與纜線出口的選擇無關地,使用者不會感覺到干擾的纜線區段。
為了合適地選擇聯接纜線的可能的引導,設置成,在罩殼的窄側中構造多個纜線出口。因此,多個纜線出口可布置在罩殼的側向的豎側(Hochseite)中,由此纜線引導可簡單地與使用者的身高相匹配。
如果在背板的垂直的縱軸線的兩側上分別至少一個纜線出口位于罩殼的邊緣中,聯接纜線的引導可以簡單的方式被更換成用于慣用右手者或用于慣用左手者。
纜線通道的通入到在罩殼的豎側的區域中的纜線出口中的端部區段相對于豎側自身具有不等于90°的出口角(Austrittswinkel)。適宜地,該出口角小于90°、優選地選擇為約45°并且利用其角開口(Winkel?ffnung)面對罩殼的底部,從而在纜線通道中通過出口引導出來的聯接纜線跟隨重力向下伸延并且因此可容易地在使用者的手臂之下引導穿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德烈亞斯.斯蒂爾兩合公司,未經安德烈亞斯.斯蒂爾兩合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6000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