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合細菌細菌肥的制作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59600.2 | 申請日: | 2012-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05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述智;夏偉;朱紹輝;張浩;王曉麗;徐權汗;李之詳;許團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中仁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3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合 細菌 制作 工藝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工程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光合細菌細菌肥的制作工藝。
?
背景技術
光合細菌是在20億年前,地球最早出現的原核生物,在自然碳素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他幾乎遍布全球,在土壤、沼澤、河流、海洋,甚至可達90℃的溫度和南極海岸含30%的鹽水中也能找得到它的蹤跡。
光合細菌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隨著人們對光合細菌研究不斷的深入,光合細菌的應用也日趨成熟,光合細菌應用的領域不斷擴大,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利用PSB處理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利用PSB細菌生產單細胞蛋白和食用色素;利用PSB用于農、牧、漁業生產;利用PSB應用能源開發。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菜的要求,不僅需要數量上的滿足,更注重質量和風味,由于連續多種蔬菜種植,大量施用化肥,引起蔬菜硝酸鹽含量過高,被人體吸收后,會產生亞硝酸鹽胺,破壞血液吸氧能力,嚴重者引起癌變。
?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領域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合細菌細菌肥的制作工藝,解決蔬菜種植,大量施用化肥,人體吸收后嚴重者引起癌變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光合細菌細菌肥的制作工藝,它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一、將光合細菌、圓褐固氮菌、解磷巨大芽孢桿菌、酸質芽孢桿菌、放線菌按照1:1的比例混合;
二、把麩皮50%,豆粕10%,羥基磷灰石10%,加水30%,混合均勻,蒸煮滅菌,冷卻后,加入上述菌株,攪拌均勻,制成固體培養劑;
三、將上述配制的固體培養劑并攤在干凈的水泥土上,可用稻草藻等覆蓋,每天翻一次,經過七天發酵即成細菌菌肥菌種,每克含菌量1.5×109e/a;
四、將20%菌種加入80%經過發酵除臭的有機肥中,攪拌均勻即得光合細菌細菌肥。
本發明提供的光合細菌細菌肥的制作工藝,其有益效果在于,該工藝簡單易懂,光合細菌有機肥集有機肥、微生物肥于一體,養分全,用途廣,利用率高,是新型環保綠色肥料。
?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光合細菌細菌肥的制作工藝,進行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光合細菌細菌肥的制作工藝,它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一、將光合細菌、圓褐固氮菌、解磷巨大芽孢桿菌、酸質芽孢桿菌、放線菌按照1:1的比例混合;
二、把麩皮50%,豆粕10%,羥基磷灰石10%,加水30%,混合均勻,蒸煮滅菌,冷卻后,加入上述菌株,攪拌均勻,制成固體培養劑;
三、將上述配制的固體培養劑并攤在干凈的水泥土上,可用稻草藻等覆蓋,每天翻一次,經過七天發酵即成細菌菌肥菌種,每克含菌量1.5×109e/a;
四、將20%菌種加入80%經過發酵除臭的有機肥中,攪拌均勻即得光合細菌細菌肥。
光合細菌肥用于有機水稻生產,按HJ/T180-2001有機食品技術規模操作,鑒于原有土壤的肥力,每放施300kg光合細菌細菌肥和同量的普通有機肥作對照,2/3作基肥,1/3作藥肥,分藥開始沖施液體光合細菌4kg/畝。
結果,光合細菌肥每67m2產有機水稻583.8kg,一般有機肥產稻507kg,增產13.1%,施光合細菌肥活稻活粒,籽粒飽滿,有光澤,沒有發生稻瘟病,施普通有機肥稻瘟病發生率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中仁藥業有限公司,未經青島中仁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96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