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大扭矩樁機動力頭硬齒面減速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58920.6 | 申請日: | 2012-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66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殷凡;張吉林;丁鎖平;戴紅;楊玲;楊天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泰來減速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1/46 | 分類號: | F16H1/46;F16H57/023;F16H57/021;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扭矩 機動力 頭硬齒面 減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減速機,具體說是一種新型大扭矩樁機動力頭硬齒面減速機。
背景技術
在建筑施工中,樁機設備的工作效率取決于攪龍的旋轉速度,旋轉速度合適,單位時間內的打樁深度提高。樁機動力頭一般采用三環減速機輸出動力,其雙曲軸與三塊齒板連接結構,曲軸三段偏心的相位差為120°,三塊齒板分別安裝在曲軸三個偏心段之上,運轉時三塊齒板產生的離心力不能相互抵消,當動力頭高速運轉時,由于離心力增大,加大了制造加工偏差的不良影響,導致振動加劇,噪音增大,油溫聲高,同時軸承載荷加大,磨損加大,影響樁機工作性能,縮短使用壽命。如遇到流沙、卵石曾、強風化巖等復雜地層時,進一步影響其正常使用和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緊湊,運行平穩,工作載荷分流,設備磨損小,噪音低,使用壽命長的新型大扭矩樁機動力頭硬齒面減速機。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大扭矩樁機動力頭硬齒面減速機,其技術特點是包括機體、蓋體、中心齒輪、輸出軸和兩組以上行星傳動機構,輸出軸兩端分別穿接支承于機體和蓋體上,機體一側的輸出軸端連接注漿裝置系統,中心齒輪穿接于輸出軸上設置于機體和蓋體之間,兩組以上的行星傳動機構以輸出軸為對稱中心均布支承于機體上,行星傳動機構包括輸入電機、一級太陽輪、一級行星輪、一級外齒圈、一級行星架、二級太陽輪、二級行星輪、二級外齒圈和二級行星架,二級外齒圈經行星支撐體支撐于機體上,二級行星架嚙合于二級外齒圈內,二級行星架連接一設置于機體和蓋體內的斜齒輪軸,斜齒輪軸與中心齒輪嚙合,二級行星架內支承有相互嚙合的一個二級太陽輪和多個二級行星輪,二級太陽輪連接一級行星架,一級行星架嚙合于一級外齒圈內,一級外齒圈支承連接于二級外齒圈上,一級行星架內支承有相互嚙合的一個一級太陽輪和多個一級行星輪,一級太陽輪連接支承于一級外齒圈上的輸入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斜齒輪軸一端連接二級行星架,另一端經過軸承支承于蓋體上并經平面軸承由封蓋封裝。
進一步地,所述輸出軸機體一端經軸承支承于蓋體上,輸出軸蓋體一端經軸承支承于安裝于蓋體上的透蓋上,輸出軸蓋體一端經平面軸承限位支承于透蓋內。
再進一步地,所述行星傳動機構中所有太陽輪、行星輪和外齒圈兩兩嚙合齒寬高度相同,齒系數為0.8倍嚙合中心距。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1、在輸出軸的中心齒輪上嚙合有兩組以上的行星傳動機構,利用行星傳動機構將功率進行分流,降低減速機內在后成的載荷,提高軸承和整機使用壽命;同時采用錐齒輪軸嚙合中心齒輪傳動,齒輪傳動形式,提高了配合精度,最大限度消除由于加工偏差帶來的運轉影響,傳動平穩、噪音小,減速機承載能力和抗過載能力強,能克服減速機告訴運轉下的抖動,延長使用壽命,適合在復雜地質情況下長時間的大扭矩過載大樁使用;
2、行星傳動機構中所有太陽臨、行星輪,以及斜齒輪軸、中心齒輪均采用優質低碳合金鋼,經滲碳淬火熱處理后制得,有效提高硬度和耐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斜齒輪軸采用滾子軸承與平面軸承組合的固定支承方式,滾子軸承能有效分流斜齒輪軸與中心齒輪嚙合軸向力,平面軸承能有效承受行星傳動機構對斜齒輪軸的軸向力;輸出軸采用滾子軸承與平面軸承組合的固定支承方式,滾子軸承能有效承受中心齒輪傳遞的軸向力,平面軸承能有效承受樁機鉆頭鉆桿在上下運動時傳遞的上提力和下壓力,有效提高運轉平穩性能,防振抗沖擊,降低噪音,延長使用壽命。
本發明采用兩組以上的行星傳動機構將減速機運轉功率進行分流,配合相互嚙合的斜齒輪軸和輸出軸利用滾子軸承和平面軸承組合支承,實現減速機大扭矩下長期、穩定、安全運轉,具有結構緊湊,運行平穩,工作載荷分流,設備磨損小,噪音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一級太陽輪1,一極行星輪2,一級外齒圈3,一級行星架4,二級太陽輪5,二級行星輪6,二級外齒圈7,二級行星架8,行星支撐體9,斜齒輪軸10,中心齒輪11,第一滾子軸承12,第一平面軸承13,輸出軸14,第二平面軸承15,第二滾子軸承16,注漿裝置系統17,機體18,蓋體19,輸入電機2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圖1所示,一種新型大扭矩樁機動力頭硬齒面減速機包括一級太陽輪1、一極行星輪2、一級外齒圈3、一級行星架4、一級太陽輪5、一極行星輪6、級外齒圈7、二級行星架8、行星支撐體9、斜齒輪軸10、中心齒輪11、第一滾子軸承12、第一平面軸承13、輸出軸14、第二平面軸承15、第二滾子軸承16、注漿裝置系統17、機體18、蓋體19和輸入電機20。輸出軸14兩端分別穿接支承于機體18和蓋體19上,機18體一側的輸出軸14端連接注漿裝置系統17,中心齒輪11穿接于輸出軸14上設置于機體和蓋體之間,兩組以上的行星傳動機構以輸出軸為對稱中心均布支承于機體上,行星傳動機構包括輸入電機20、一級太陽輪1、一級行星輪2、一級外齒圈3、一級行星架4、二級太陽輪5、二級行星輪6、二級外齒圈7和二級行星架8,二級外齒圈7經行星支撐體9支撐于機體18上,二級行星架8嚙合于二級外齒圈7內,二級行星架8連接一設置于機體和蓋體內的斜齒輪軸10,斜齒輪軸10一端連接二級行星架8,另一端經過第一滾子軸承12支承于蓋體19上并經第一平面軸承13由封蓋封裝;斜齒輪軸10與中心齒輪11嚙合,二級行星架8內支承有相互嚙合的一個二級太陽輪5和多個二級行星輪6,二級太陽輪5連接一級行星架4,一級行星架4嚙合于一級外齒圈3內,一級外齒圈3支承連接于二級外齒圈7上,一級行星架4內支承有相互嚙合的一個一級太陽輪1和多個一級行星輪2,一級太陽輪1連接支承于一級外齒圈3上的輸入電機20;輸出軸14機體一端經第二滾子軸承支承于蓋體上,輸出軸蓋體一端經第二滾子軸承16支承于安裝于蓋體上的透蓋上,輸出軸蓋體一端經第二平面軸承15限位支承于透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泰來減速機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泰來減速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89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