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模終端及多模終端的切換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58738.0 | 申請日: | 2012-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79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周正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8/18 | 分類號: | H04W8/18;H04W8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磊;龍洪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終端 切換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模終端及多模終端的切換方法,包括:電源管理芯片、數字基帶芯片、第一射頻芯片、第二射頻芯片、第一卡座、第二卡座、第一時鐘源和第二時鐘源,其中:電源管理芯片與數字基帶芯片、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相連;數字基帶芯片還與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連接,并通過同相/正交I/Q數據線和控制線分別與第一射頻芯片和第二射頻芯片相連;第一時鐘源與第一射頻芯片連接,為第一射頻芯片提供參考時鐘;第二時鐘源與第二射頻芯片連接,為第二射頻芯片提供參考時鐘,在第一射頻芯片和第二射頻芯片之間還連接有時鐘通路,第一射頻芯片通過時鐘通路,將輸出時鐘提供給第二射頻芯片,作為第二射頻芯片的參考時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終端硬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模終端及多模終端的切換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一些電信運營商運營有多個不同制式的網絡,如中國聯通擁有GSM(全球移動通訊系統)網絡和WCDMA(寬帶碼分多址)網絡,中國移動擁有GSM網絡、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網絡和TD-LTE(分時長期演進)網絡等。目前LTE網絡的語音業務使用CSFB(電路域回落)技術實現語音通話功能,要求LTE終端在LTE網絡下能夠回退到GSM網絡或其他能夠實現語音功能的網絡,這要求LTE終端能夠支持LTE模式和其他模式,而且能夠支持LTE模式和其他模式的快速切換。
并且,在LTE終端中,需要實現LTE網絡的PS(分組交換)數據和CS(電路交換)并發,需要LTE終端同時支持LTE模式和其他模式同時工作。在目前的移動終端用戶中,一個用戶會擁有多張USIM(全球用戶識別模塊)卡/SIM(用戶識別模塊)卡,不同的卡在不同的網絡上或一張USIM卡/SIM卡對應不同的網絡上,要求移動終端能夠支持一卡多模和多卡多待。
圖1為傳統的雙模雙待終端的射頻部分的架構框圖,包含兩套獨立的電源管理芯片(PMU),兩套獨立的射頻芯片,兩套獨立的數字基帶芯片,兩套獨立的SIM卡座和兩套獨立的時鐘源。由于包含兩套獨立的數字基帶芯片和兩套獨立的電源管理芯片,導致布板時占用更大的面積。兩套獨立的SIM卡座,不同模式的兩個SIM卡不能隨意放在任一卡座內,任意卡座的USIM/SIM卡能夠被任一模式讀寫,能夠實現多模多待,但不能實現多模單待模式的切換。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模終端及多模終端的切換方法,能夠實現多模多待和多模單待的功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多模終端,包括:電源管理芯片、數字基帶芯片、第一射頻芯片、第二射頻芯片、第一卡座、第二卡座、第一時鐘源和第二時鐘源,其中:
所述電源管理芯片與所述數字基帶芯片、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相連,為所述數字基帶芯片、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供電;
所述數字基帶芯片還與所述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連接,并通過同相/正交I/Q數據線和控制線分別與所述第一射頻芯片和第二射頻芯片相連,實現所支持的模式的I/Q信號收發及處理,以及所支持的模式發射通路和接收通路的控制;
所述第一時鐘源與所述第一射頻芯片連接,為所述第一射頻芯片提供參考時鐘;所述第二時鐘源與所述第二射頻芯片連接,為所述第二射頻芯片提供參考時鐘,在所述第一射頻芯片和第二射頻芯片之間還連接有時鐘通路,所述第一射頻芯片通過所述時鐘通路,將輸出時鐘提供給第二射頻芯片,作為所述第二射頻芯片的參考時鐘。
進一步地,所述數字基帶芯片包含用戶識別模塊SIM卡處理單元,所述SIM卡處理單元包含第一SIM卡處理單元、第二SIM卡處理單元以及與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的每個管腳一一對應的多路復用選擇器MUX,所述MUX的一側與對應的管腳連接,另一側分別連接到第一SIM卡處理單元和第二SIM卡處理單元的與管腳對應的功能端上。
進一步地,所述數字基帶芯片包含時鐘處理單元,所述時鐘處理單元包含系統時鐘處理單元、時鐘選擇MUX、鎖相環PLL、第一模式時鐘模塊、第二模式時鐘模塊、第一時鐘輸入端、第二時鐘輸入端和第三時鐘輸入端,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87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頭皮護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柔性直流輸電子模塊試驗裝置及其試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