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具有紗線友好型的導紗眼的綜絲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58533.2 | 申請日: | 2012-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846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C·格特;R·格羅斯曼;M·古森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格羅茲-貝克特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C9/02 | 分類號: | D03C9/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譚祐祥 |
| 地址: | 德國阿爾***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紗線 友好 導紗眼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織機的綜框的綜絲。綜框承載有大量綜絲,其中每個綜絲均具有導紗眼,當綜絲處于使用位置時經紗被引導穿過導紗眼。在操作過程中,綜框在織機中上下運動從而形成梭口。緯紗移動到梭口中。這樣,經紗以及綜絲承受相當大的應力。然而,綜絲的大的加速或延遲,未必導致對經紗和對綜絲的過度磨損或對它們的任何損害。
背景技術
公開文獻US5348055A描述了一種由腹板(web)狀金屬件構成的綜絲。導紗眼是通過將開口沖壓到金屬腹板中形成。由此,形成了界定導紗眼并且沿著綜絲主體的縱向方向延伸的兩個橋式件。為了經紗從中穿過,橋式件彎曲出金屬腹板的平面,并因此在橫行于經線方向且橫行于縱向方向的方向上呈現(xiàn)距離彼此的距離。考慮到這種綜絲,在導紗眼的區(qū)域上形成了棱邊,所述棱邊潛在地導致經紗的嚴重磨損。公開文獻DE4336362C2公開了類似的綜絲。
公開文獻EP1739215B1描述了一種塑料的綜絲。在紗線的縱向方向上的界定導紗眼的兩個紗線支持面為扁平的并可以以磨圓的方式終止于綜絲主體之外。兩個橋式件在經紗方向和橫行于經紗的方向上的距離限定了具有大致矩形輪廓的紗線支持面的尺寸。因此,綜絲在導紗眼的區(qū)域上相對厚。
公開文獻EP1739215B1中描述了另一塑料綜絲。在縱向方向上的界定綜絲主體的兩個紗線支持面配置為薄橋狀,并且與界定導紗眼的兩個橋式件的厚度大致相同。經紗的支持面非常小。
從公開文獻CN2723472Y已知另外的塑料綜絲。彎曲的經紗支持面設置在界定導紗眼的兩個橋式件之間并且在綜絲主體的縱向方向上延伸。
發(fā)明內容
認為這是已知的現(xiàn)有技術,可看出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產生降低經紗磨損的綜絲。
該目標通過呈現(xiàn)專利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綜絲來實現(xiàn)。
根據本發(fā)明,綜絲包括在兩個端孔之間在縱向方向延伸的綜絲主體。綜絲主體設有接納經紗的導紗眼。經紗穿過導紗眼在經紗方向上移動。經紗方向理解為意指:在經紗的縱向方向觀察或者在關聯(lián)的紗線支持面觀察時,經紗在導紗眼中的延伸方向。經紗由綜絲在經紗的縱向方向上偏移轉。沿著經紗的整體長度觀察,所述經紗基本沿著由綜絲主體的縱向方向和經紗方向限定的經紗表面延伸。
導紗眼由綜絲主體的兩個紗線支持面界定,所述的支持面在縱向方向上布置成相互距一距離。每個紗線支持面沿著綜絲主體的第一縱向側和第二縱向側延伸。這兩個縱向側優(yōu)選地設計成毗連導紗眼而沒有臺階和/或棱邊。每個紗線支持面包括第一平面區(qū)段和第二平面區(qū)段,這兩個表面區(qū)段通過中央彎曲區(qū)段以無臺階和無棱邊的方式彼此連接。這兩個表面區(qū)段因此以不損傷紗線的方式相互連接。這兩個平面區(qū)段可用于通過相應表面區(qū)段的合適傾角預指定經紗的在導紗眼的經紗進入側和經紗退出側的傾斜。這樣,當經紗坐落在相應紗線支持面上時,可以使紗線支持面的輪廓-從經紗方向看時--適宜于綜絲的開放梭口位置。因此,在開放梭口位置中,經紗和綜絲之間的支持面是大的,因此減小了經紗的局部應力。經紗的磨損和綜絲的磨損得到降低。
有利地,中央彎曲區(qū)段在經紗方向上的曲率為恒定值。弧形區(qū)段的輪廓因此在經紗方向上遵從為恒定半徑,并且如其應是的那樣產生圓筒的圓筒殼區(qū)段。曲率本身確保在導紗眼中經紗上的應力不會過大。
在綜絲主體的縱向方向上觀察,所述的綜絲主體包括限定導紗眼的兩個橋式件,所述橋式件優(yōu)選地具有相同的輪廓。在這個示例性實施例中,在每個橋式件上在面向紗線支持面的一側設置有扁平紗線導向面。特別的,每個紗線導向面定向成使得其法向矢量指向橫向地相對于經紗方向且橫向地相對于縱向方向的橫向方向。由此,紗線導向面沿著由經紗方向和縱向方向定義的平面延伸。沿著經紗方向取向的紗線導向面布置成以不損傷紗線的方式引導紗線通過導紗眼。
在另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在經紗方向上測量的在兩個橋式件之間的縱向距離比在相對于經紗方向成直角且相對于縱向方向成直角的橫向上在兩個橋式件之間測量的橫向距離至少大五倍。這樣,位于橋式件之間的區(qū)域中的紗線支持面在所述紗線的縱向方向上賦予經紗足夠大的支持面,以便進一步減小經紗上的任何局部應力。綜絲在導紗眼處的寬度可比在相對于經紗方向成直角且相對于縱向方向成直角測量的橫向上的所述兩個橋式件的厚度之和最多大20%。因此,綜絲在橫向上相對薄,這是為什么綜絲在綜絲軸上數量可非常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格羅茲-貝克特公司,未經格羅茲-貝克特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85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