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視力保健儀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58290.2 | 申請日: | 2012-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12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鄭金存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林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H39/06 | 分類號: | A61H39/06;A61H5/00;A61N1/36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吳靜芝 |
| 地址: | 537000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視力 保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物理療法的醫學保健用品,特別涉及一種保護視力保健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代生活進入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人對信息的獲取方法越來越依賴于視覺手段。70%以上的信息是通過視覺形式進入人的大腦的。人用眼的時間及用眼的程度都比以往有了成倍的增長。視覺疲勞及視力模糊是青少年及老年人都遇到的一個棘手問題。在青少年中,由于學業負擔的加重,再加上現代家庭對電腦、電視以及手機的普及,青少年在帶有各種光污染的環境下成長,視覺疲勞也就成為了最普遍的問題。如果這種疲勞的狀態長時間的持續,這將會導致視力的的進一步退化。近年來配戴眼鏡青少年數量正在成倍的增長,老年人的視力的衰退也明顯加快。
現在市場上的視力保健儀采用單一的物理療法,容易產生適應性,使得改善視力的效果逐漸減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快速消除視力疲勞的視力保健儀。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視力保健儀,包括機箱、兩個光學鏡筒、電脈沖輸出電路、光控電路以及熱功率控制電路,該兩個光學鏡筒設置在機箱上,該電脈沖電路通過電極片輸出電脈沖信號,該光控電路控制該光學鏡筒內的發光元件的閃爍,熱功率控制電路控制恒溫電極片輸出恒定熱量。
進一步,該電脈沖輸出電路包括第一單片機控制單元、頻率調節單元、信號放大單元和信號強度調節單元,該第一單片機控制單元產生的該電脈沖信號通過頻率調節單元調節后,進入信號放大單元進行信號放大,然后進入強度調節單元,通過信號強度調節單元對其強度進行調節,以輸出合適頻率及強度的電脈沖信號。
進一步,該電脈沖輸出電路還包括波形選擇單元,其與第一單片機電連接,用以選擇輸出電脈沖信號的波形。
進一步,該光控電路包括第二單片機控制單元、數模轉換單元、模擬信號放大單元、光強調節單元以及負載單元,該第二單片機控制單元產生的閃爍頻率的數字信號,該數字信號通過數模轉換單元轉換為模擬信號,然后傳送至模擬信號放大單元進行信號放大,再通過光強調節單元對其強度進行調節后,通過負載單元輸出合適閃爍頻率的電信號。
進一步,該光控電路還包括與該第二單片機控制單元連接的閃爍波形選擇單元,用以選擇輸出電信號的波形。
進一步,該熱輸出電路包括功率調節器和恒溫電極片,該功率調節器與所述恒溫電極片連接,以控制該恒溫電極片輸出恒定的熱量。
所述發光元件為能發出波長為532nm的LED燈。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積極效果:1、本發明的視力保健儀將將電刺激、光刺激以及熱效應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快速達到消除視力疲勞的效果;2、用戶可選擇不同頻率、強度的電脈沖電流,不同閃爍頻率的燈光以及不同程度的熱量,不易產生適應性,能保持良好的治療效果;3、本發明小巧且操作簡單,適合在家庭中使用,也便于在偏遠地區及農村推廣。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視力保健儀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視力保健儀的電脈沖輸出電路的電路框架圖。
圖3是本發明視力保健儀的電脈沖輸出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圖4是本發明視力保健儀的光控電路的電路框架圖。
圖5是本發明視力保健儀的光控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其是本發明視力保健儀的外觀結構示意圖,本發明視力保健儀包括機箱10、兩個光學鏡筒101、電脈沖輸出電路20、光控電路30以及熱輸出電路。兩個光學鏡筒101分左右設置在機箱10前端與人眼相對應;電脈沖輸出電路20、光控電路30以及熱輸出電路設于機箱10的收容空間中,該機箱10上設有電源開關11、波形選擇按鈕12、閃爍波形選擇按鈕13、頻率調節旋鈕14、幅度調節旋鈕15、光強調節旋鈕16、熱量調節旋鈕17、電脈沖輸出插孔18和熱量輸出插孔1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林師范學院,未經玉林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82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