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耐磨蝕復合管道的快速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57419.8 | 申請日: | 2012-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786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申晉鳴;張兵權;劉鳴放;張?zhí)祉?/a>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焦煤愛鋼裝備再制造有限公司;河南省煤科院耐磨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C24/10 | 分類號: | C23C24/10;C22C38/56;C22C30/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天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聶孟民 |
| 地址: | 030032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磨 復合 管道 快速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管道生產(chǎn),特別是一種耐磨蝕復合管道的快速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在重介質選煤系統(tǒng)中,硬度大、顆粒尖銳、磨損性強的懸浮液以及煤矸石、中煤等硬質材料會對管路造成嚴重的磨蝕,一般的金屬管材使用壽命很短,大約幾個月到1年左右,因此需頻繁更換管道、零部件,直接造成工時、材料、礦產(chǎn)資源等多方面浪費,進而降低生產(chǎn)效率,升高生產(chǎn)成本。針對此問題,近年出現(xiàn)了多種工藝方法來提高輸送管道的抗磨蝕性能,例如鑄石管道復合技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復合技術、硬面堆焊復合技術、熱噴涂技術等,雖然這些工藝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輸送管道內壁的抗磨蝕能力,但是也存在著產(chǎn)品生產(chǎn)周期長、工藝復雜、成本高、耐磨蝕層與基體結合強度低等問題。因此目前還未有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產(chǎn)品可靠耐用的耐磨蝕復合管道生產(chǎn)方法。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之缺陷,本發(fā)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耐磨蝕復合管道的快速制造方法,可有效解決高效、低成本生產(chǎn)耐磨蝕復合管道的問題。
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在高速旋轉的金屬管道內壁預置經(jīng)粘結劑粘結的合金粉體,采用電磁感應加熱方法,調節(jié)電磁感應頻率,控制加熱深度和加熱時間,使合金粉末完全熔化和管道內壁表層微熔,加熱裝置沿軸線相對旋轉管道運動,離開加熱區(qū)后的熔融合金和表層基體金屬隨之凝固,產(chǎn)生冶金結合,形成表面平整美觀、高結合強度的耐磨蝕合金層,從而制作出耐磨蝕復合管道,步驟是:
配制水玻璃與合金粉末糊狀物;將待加工管道固定在動力頭上;涂覆合金粉末糊狀物;烘干;熔化咬合;冷卻成耐磨蝕復合管道。
本發(fā)明方法簡單,易操作,生產(chǎn)效率高,有效解決耐磨蝕管道的生產(chǎn)問題,產(chǎn)品質量好,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工藝流程圖。
圖2為本發(fā)明生產(chǎn)設備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情況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由發(fā)明內容給出,本發(fā)明是在高速旋轉的金屬管道內壁預置經(jīng)粘結劑粘結的合金粉體,采用電磁感應加熱方法,調節(jié)電磁感應頻率,控制加熱深度和加熱時間,使合金粉末完全熔化和管道內壁表層微熔,加熱裝置沿軸線相對旋轉管道運動,離開加熱區(qū)后的熔融合金和表層基體金屬隨之凝固,產(chǎn)生冶金結合,形成內表面平整光滑、高結合強度的耐磨蝕合金層,從而制作出耐磨蝕復合管道,具體步驟如下(見圖1所示):
第一步:制糊,用模數(shù)為3.1-3.5的液體水玻璃將合金粉末調成糊狀,放置于生產(chǎn)設備的料斗中,合金粉末和水玻璃的重量比80-95︰5-20,最好為82︰18;
第二步:固定管道,將待加工管道連接固定在生產(chǎn)設備的動力頭上,管道以200-900r/min的速度旋轉,最好為600r/min,以100-900mm/min(最好為500?mm/min)的速度沿管道軸線方向相對生產(chǎn)設備的物料輸送器運動;
第三步:涂覆,打開生產(chǎn)設備的物料輸送器的出料口,出料口和刮板高度的調節(jié)范圍為5-60mm,最好為10mm,或20mm,或30mm,或40mm,或50mm,或60mm,控制合金粉體在管道內壁上的涂覆厚度為1-50mm,最好為20mm,或30mm,或40mm;
第四步:烘干,合金粉體在管道內壁涂覆完畢后,啟動被加工管道外部生產(chǎn)設備的電磁感應加熱器,將該電磁感應電源功率控制在5-80kw,最好為20kw、或30kw、或50kw、或60kw,控制合金粉體的烘干溫度保持在90-300℃,最好為120℃、或150℃、或200℃、或260℃,烘干時間為5-20min,最好為5min、或10min、或15min、或18min;
第五步:熔化咬合,合金粉體烘干后,啟動被加工管道內部電磁感應加熱器,將該電磁感應電源功率控制在50-250kw,最好為100kw或200kw,加熱時間為1-20min,最好為10min或18min,使合金層與被加工管道內壁間的稀釋率控制在5-30%(稀釋率是指合金層滲入被加工管道內壁中的質量百分數(shù)),構成合金層與被加工管道內壁的咬合一體結構;
第六步:冷卻成品,一體結構離開內部電磁感應加熱器的加熱區(qū),冷卻凝固,之后,再次開啟被加工管道外部的電磁感應加熱器,使凝固區(qū)域緩冷至300-600℃后,最好為400℃或500℃,再放置于在空氣中繼續(xù)冷卻,形成內表面平整、光滑、冶金結合均勻的耐磨蝕合金層,成高質量的耐磨蝕復合管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焦煤愛鋼裝備再制造有限公司;河南省煤科院耐磨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山西焦煤愛鋼裝備再制造有限公司;河南省煤科院耐磨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741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雙面凹凸竹纖維面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金屬錳塊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C23C 對金屬材料的鍍覆;用金屬材料對材料的鍍覆;表面擴散法,化學轉化或置換法的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真空蒸發(fā)法、濺射法、離子注入法或化學氣相沉積法的一般鍍覆
C23C24-00 自無機粉末起始的鍍覆
C23C24-02 .僅使用壓力的
C23C24-08 .加熱法或加壓加熱法的
C23C24-10 ..覆層中臨時形成液相的
C23C24-04 ..顆粒的沖擊或動力沉積
C23C24-06 ..粉末狀覆層材料的壓制,例如軋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