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減振墊及具有該減振墊的冰箱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57073.1 | 申請日: | 2012-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63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奎;潘光亮;朱小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39/00 | 分類號: | F04B39/00;F25D2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66101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振墊 具有 冰箱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減振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減振墊、及具有該減振墊的冰箱。
背景技術
冰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家用電器,與其他家電相比,其有著長期不停機的特點,所以在冰箱的使用過程中,尤其是在用戶的休息時間,冰箱產生的噪音會干擾用戶的休息。
冰箱的噪音主要是由壓縮機的振動造成的,雖然目前的一些減振裝置對壓縮機的工作時的振動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但是這些減振裝置的減振效果相對都不是很理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振墊,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該減振墊的冰箱,本發(fā)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該減振墊的冰箱。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一種減振墊,其包括阻尼層和彈性層,所述彈性層包括本體,所述本體上凸有軸頸部,所述彈性層中還形成有貫通所述本體和軸頸部的空腔,所述阻尼層設置于所述軸頸部所在的彈性層表面上。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阻尼層與彈性層的接觸面為第一擠壓面;所述彈性層包括自由面和第二擠壓面,所述第二擠壓面包括上擠壓面和下擠壓面,所述上擠壓面的面積與所述第一擠壓面的面積相等。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本體的截面為梯形,且所述梯形的截面與所述第一擠壓面相垂直。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截面為梯形的本體的下底面開設有兩條凹槽。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阻尼層的材質選自橡膠、開孔橡膠、阻尼合金。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阻尼層的厚度和面積由阻尼層的材質的最大靜態(tài)壓縮量和動態(tài)彈性模量相對應。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阻尼層為純阻尼材料、或者阻尼層內設置有空穴和/或硬質粒子。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阻尼層相對所述彈性層的另一側設置有約束層,所述約束層的材質選自橡膠或者塑料。
為實現(xiàn)上述另一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一種冰箱,其包括形成冰箱儲藏空間的殼體、用于打開或封閉所述儲藏空間的門體,所述殼體圍成的空間內部包括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圍成的空間內部還包括如上所述對所述壓縮機進行減振的減振部墊、及承載所述壓縮機和減振墊的支撐板。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減振墊的空腔相配合的固定柱,所述減振墊通過所述空腔套裝于所述固定柱上。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減振墊能夠在多個自由度內最大化的吸收、阻隔壓縮機工作時產生的振動,從而阻止振動向冰箱殼體的傳遞,降低了噪音,減振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減振墊的一具體實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方向的局部透視示意圖,A-A方向為垂直于紙面的方向;
圖3(a)為圖2中B-B方向的剖視圖,其表示了本發(fā)明的減振墊的阻尼層中設置有空穴時的剖視圖,B-B方向為垂直于紙面的方向;
圖3(b)為圖3(a)中C-C方向的剖視圖,C-C方向為垂直于紙面的方向;
圖4為本發(fā)明的減振墊的阻尼層中設置有硬質粒子時的剖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減振墊彈性層的本體為“M”型時的局部剖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減振墊中設置有約束層時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但應當說明的是,這些實施方式并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結構上的等效變換或替代,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如圖1~2所示,本發(fā)明的冰箱包括形成冰箱儲藏空間的殼體、用于打開或封閉上述儲藏空間的門體,冰箱殼體圍成的空間內部還包括壓縮機、對壓縮機進行減振的減振墊、及承載壓縮機和減振墊的支撐板。減振墊100包括阻尼層10、與阻尼層10裝配在一起的彈性層11。其中彈性層11包括本體111、及設置于本體111表面上的軸頸部1111,軸頸部1111為圓柱形,其用于與壓縮機進行固定連接。且軸頸部1111的頂端具有翻邊1112,阻尼層10設置于軸頸部1111所在的彈性層11的表面上,其通過壓粘合或者膠裝技術與彈性層11連接在一起而形成一個整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707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輸油管線單級雙吸高速泵
- 下一篇:油田調剖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