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事件字段的近場通信數據轉換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56996.5 | 申請日: | 2012-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88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彼得·布科維簡;弗朗西斯科·加洛 | 申請(專利權)人: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5/00 | 分類號: | H04B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蔡純 |
| 地址: | 荷蘭艾*** | 國省代碼: | 荷蘭;NL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事件 字段 近場 通信 數據 轉換 | ||
1.一種通信設備,包括:
包括發射電路和存儲電路的近場通信電路,該近場通信電路被配置和設置為:
更新表示與所述近場通信電路的無線通信相關聯的至少一個事件的發生次數的至少一個事件字段,以及
將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從第一數據編碼格式轉換成第二數據編碼格式,并以第二數據編碼格式提供至少一個事件字段用于外部通信消息,該外部通信消息自動地或響應于接收訪問命令而從所述近場通信電路傳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是表示訪問所述近場通信電路的發生次數的標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是所述近場通信電路專用的近場通信電路標識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包括所述近場通信電路的啟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包括近場通信電路應用的成功選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包括從NFC裝置接收專用命令。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設備,其中所述至少一個事件的發生次數是1,并且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是所述近場通信電路專用的近場通信電路標識符。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設備,其中第一數據編碼格式是十六進制的,并且所述第二數據編碼格式與美國信息交換標準碼一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設備,其中所述消息包括網址。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設備,其中所述近場通信電路位于智能海報上。
11.一種通信系統,包括:
包括發射電路和存儲電路的第一近場通信電路,該第一近場通信電路被配置和設置為:
更新表示與所述第一近場通信電路的無線通信相關聯的至少一個事件的發生次數的至少一個事件字段,以及
將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從第一數據編碼格式轉換成第二數據編碼格式,并以第二數據編碼格式提供至少一個事件字段用于外部通信消息,該外部通信消息自動地或響應于接收訪問命令而從所述第一近場通信電路傳送;以及
第二近場通信電路,該第二近場通信電路被配置和設置為從所述第一近場通信電路接收所述外部通信消息。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是表示訪問所述第一近場通信電路的發生次數的標記。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是所述第一近場通信電路專用的近場通信電路標識符。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統,還包括被配置和設置為提取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的收集器裝置。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收集器裝置被進一步配置和設置為在建立互聯網連接后從所述第二近場通信電路提取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收集器裝置被進一步配置和設置為從所述第一近場通信電路提取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
17.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消息包括網址,并且所述第二近場通信電路包括在移動電話中。
18.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包括從所述第二近場通信電路接收專用命令。
19.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包括由所述第二近場通信電路對第一近場通信電路應用的成功選擇。
20.一種方法,包括:
更新表示與第一近場通信電路的無線通信相關聯的至少一個事件的發生次數的至少一個事件字段,以及
將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從第一數據編碼格式轉換成第二數據編碼格式,并以第二數據編碼格式提供至少一個事件字段用于外部通信消息,該外部通信消息自動地或響應于接收訪問命令而從所述第一近場通信電路傳送。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將所述消息無線地傳送至第二近場通信電路的步驟。
22.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還包括重置所述至少一個事件字段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NXP股份有限公司,未經NXP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699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