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西北干旱區(qū)防雪林配置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53679.8 | 申請日: | 2012-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45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丁國棟;包巖峰;趙媛媛;高廣磊;石星;馮穎;王新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林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3/02 | 分類號: | A01G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趙鎮(zhèn)勇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西北 旱區(qū) 防雪林 配置 方法 | ||
1.一種西北干旱區(qū)防雪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三種造林技術模式:
喬灌結(jié)合的防雪林造林技術模式:采用喬灌結(jié)合的行帶式造林配置,每帶包括兩行灌木、4行喬木,每兩行喬木為一類喬木,所述灌木置于上風側(cè),所述喬木的株行距為3×3m,所述灌木的株行距為1×2m,林帶間距為30m;
防雪林灌木造林技術模式:采用兩行一帶造林配置,選擇兩種灌木為造林樹種,隔帶混合配置,株行距為1.0×1.5m,林帶間距為10m;
防雪林客土造林技術模式:采用三行一帶的造林配置,選擇兩種喬木為造林樹種,隔帶混合配置,株行距為3×3m,林帶間距為20m。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北干旱區(qū)防雪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喬木為樹體高大、樹冠較窄、根深、不易風倒、不易風折、干直、生長迅速、有經(jīng)濟效益的樹種,造林樹高不低于3m,4行喬木中2行配置速生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西北干旱區(qū)防雪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為具有較強的抗寒、抗旱、抗高溫、抗病蟲害、耐水濕、耐鹽堿能力的樹種,造林樹高不低于0.8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西北干旱區(qū)防雪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地方式為穴狀整地,喬木造林整地規(guī)格60cm×60cm×60cm,灌木造林整地規(guī)格40cm×40cm×40cm,采用“品”字型配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西北干旱區(qū)防雪林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jù)土壤類型條件確定造林技術模式:
對立地條件中等偏上的地區(qū),采用所述喬灌結(jié)合的防雪林造林技術模式;
對于立地條件很差、地處荒灘地土層淺薄、表面礫卵石裸露的地區(qū),采用所述防雪林灌木造林技術模式;
對土層瘠薄的荒灘地,采用所述防雪林客土造林技術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林業(yè)大學,未經(jīng)北京林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3679.8/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桑葚水牛奶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含有甲氧蟲酰肼和植物源殺蟲劑的殺蟲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