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臨界CO2法萃取大米草總黃酮的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52184.3 | 申請日: | 2012-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0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顏秀花;唐蘭琴;許偉;邵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39/06;A61P31/04;A61P3/1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51***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臨界 co sub 萃取 大米 黃酮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超臨界CO2法萃取大米草總黃酮的工藝,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屬幾種植物的總稱,多年生草本,具有很強的耐鹽。大米草嫩葉及地下莖有甜味、草粉清香,可做動物飼料;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團粒結構,使軟泥灘堅實,促淤消浪,保灘護岸,改良鹽土,用作綠肥、燃料、造紙、制繩等。大米草中的活性成分有甾醇類化合物、有機酸黃酮類物質、酚類化合物、生物堿類化合物、皂甙類物質,其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質是黃酮類物質和多糖。大米草黃酮類化合物是藥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降血糖和抗腫瘤等生物活性。
生物總黃酮是指黃酮類化合物,是一大類天然產物,廣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許多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在自然界中最常見的是黃酮和黃酮醇。黃酮的提取方法有熱水提取法、堿液提取法、丙酮提取法、微波萃取法、超聲波法、酶解法、大孔樹脂吸附法、超濾法和乙醇浸提法。李盈蕾、陳建華等(李盈蕾,陳建華,宋曉凱,中成藥,2010,32(11):1983~1985)研究了微波輔助萃取大米草中的總黃酮,以及正交實驗對大米草的微波輔助萃取工藝參數進行優化,最終總黃酮的提取率達到0.46%。唐軍等(唐軍,徐年軍,何艷麗等,食品科技,2008(2):149~152)通過單因素實驗及正交實驗對大米草黃酮提取工藝條件進行探討,在最優條件下黃酮的提取率為0.478%。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臨界CO2法萃取大米草總黃酮的工藝,利用該方法萃取的大米草總黃酮產率高,雜質少。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臨界CO2法萃取大米草總黃酮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真空干燥后的大米草,在粉碎機中粉碎得到大米草粉末,將大米草粉末置于超臨界萃取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臨界CO2作為溶劑,一定濃度的乙醇做夾帶劑;
3)調節萃取釜,控制萃取壓力、溫度、CO2流量和萃取時間,得褐色膏狀大米草總黃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步驟(2)中濃度為60%~80%的乙醇。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步驟(3)中萃取壓力控制在20~35MPa。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步驟(3)中溫度控制在30~50℃。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步驟(3)中CO2流量控制在10~20L/h。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步驟(3)中萃取時間控制在1~2h。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采用超臨界CO2為溶劑,無污染,無毒,操作條件溫和,提取的總黃酮產率高。按照上述優選實施方式案,得到的大米草總黃酮產率0.5~0.7%。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采來的新鮮大米草的預處理:自來水清洗,真空干燥,粉碎,過篩。取粉末80g,加入超臨界萃取的萃取釜中。使用超臨界CO2作為溶劑,濃度為60%的乙醇做夾帶劑,調節萃取釜將萃取壓力控制在25MPa,溫度控制在35℃,CO2流量控制在15L/h,萃取時間控制在1h,得褐色膏狀大米草總黃酮,大米草總黃酮產率為0.57%。
實施例2
采來的新鮮大米草的預處理:自來水清洗,真空干燥,粉碎,過篩。取粉末80g,加入超臨界萃取的萃取釜中。使用超臨界CO2作為溶劑,濃度為70%的乙醇做夾帶劑,調節萃取釜將萃取壓力控制在30MPa,溫度控制在50℃,CO2流量控制在15L/h,萃取時間控制在1.5h,得褐色膏狀大米草總黃酮,大米草總黃酮產率為0.67%。
實施例3
采來的新鮮大米草的預處理:自來水清洗,真空干燥,粉碎,過篩。取粉末80g,加入超臨界萃取的萃取釜中。使用超臨界CO2作為溶劑,濃度為60%的乙醇做夾帶劑,調節萃取釜將萃取壓力控制在35MPa,溫度控制在40℃,CO2流量控制在15L/h,萃取時間控制在1h,得褐色膏狀大米草總黃酮,大米草總黃酮產率為0.6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學院,未經鹽城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218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