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單目多檢測面的機器視覺的車輛闖紅燈行為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51907.8 | 申請日: | 2012-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54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湯一平;劉康;林璐璐;夏少杰;周靜愷;徐海濤;嚴杭晨;黃磊磊;馬寶慶;俞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8G1/017;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強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單目多 檢測 機器 視覺 車輛 闖紅燈 行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闖紅燈行為檢測裝置,將機器視覺技術、圖像處理技術、數據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有效的綜合運用于交通違章管理,尤其適用于專門檢測和處理闖紅燈行為的電子警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車輛數量的急劇增加,產生了日益嚴重的交通問題,如交通環境惡化、交通事故頻繁、交通擁擠阻塞等,特別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大型城市交通情況呈現惡化趨勢,每年我國的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基本上處在10萬人左右水平,連續幾年居世界首位。在中國,交通事故每死3個人,有2個是由于違章駕駛。我國多年的交通事故統計資料顯示,交通事故的主要加害者是機動車駕駛員,而行人、乘車人和騎自行車的人是交通事故中的三大受害群體,死亡人數中的四分之三是行人、乘車人和騎自行車的人。
許多統計資料表明,極大多數的嚴重的交通事故發生在十字路口,而其中的極大多數又是由于機動車駕駛員違章或闖紅燈造成的。目前我國的中大城市的交通管理中已經普遍使用攝像機來監視交通的違章,由于缺乏圖像處理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還需要大量的人力來進行實時的觀測,從而對異常路面情況做出實時的反映,這種處理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同時對監視人員又要求有較高的素質和注意力。采用這種工作方式的缺點是占用大量警力、執法人員容易疲勞、不能全天候工作、無法提供有力證據。
本發明的一種基于單目多檢測面機器視覺的車輛闖紅燈行為檢測裝置用于無人職守的交通路口,裝置能自動對交通路口的情況進行監控,對車輛的行駛狀況進行跟蹤監視,自動記錄違反交通規則的車輛;發明中關鍵要解決的問題是實現能夠正確、快速檢測和識別視頻序列中闖紅燈的運動車輛,這樣可以將所獲得的視頻信息用于法律裁決。
我國的現行交通規則是國務院在1988年3月9日發布的,規則中對路口車輛、行人的通行有明確的規定。在規則的第二章第十條中規定:(1)綠燈亮時,準許車輛、行人通行,但轉彎的車輛不準妨礙直行的車輛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2)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和已進入人行橫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3)紅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4)綠色箭頭燈亮時,準許車輛按箭頭所示方向通行;(5)黃燈閃爍時,車輛、行人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右轉彎的車輛和T形路口右邊無橫道的直行車輛,遇到前款(2)、(3)條規定時,在不妨礙被放行的車輛和行人通行的情況下,可以通行。
我國現行的交通法規在信號燈與車輛行駛狀況的關系方面可以用表1來歸納;
表1信號燈與車輛行駛狀況的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519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高血壓性心臟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進程間通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