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攝像頭暗拍效果的方法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49867.3 | 申請日: | 2012-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18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學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H04N5/2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馬曉亞 |
| 地址: | 5238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攝像頭 效果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碼攝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高攝像頭暗拍效果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數碼產品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生活以及工作的各個領域中,除了數碼相機以外,手機電腦等多種智能終端也具有攝像功能,因此攝像頭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智能終端上,用戶對拍照的體驗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大部分攝像頭由于感光器的尺寸以及感光特性的限制,在較暗的環境中,無法拍到滿足用戶需要的照片,使得用戶錯失很多拍照的機會。
目前,在較暗的環境中,提高攝像頭拍攝效果還屬于正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攝像頭暗拍效果的方法和裝置,在光線不足,較昏暗的環境中進行拍照時,能夠增加曝光的時間,提高拍攝照片的質量。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提高攝像頭暗拍效果的方法,包括:
S101、設置攝像頭感光器感光度的最大限值;
S102、設置照片圖像亮度的下限閥值;
S103、判斷取景圖像的亮度是否小于所述圖像亮度的下限閥值;
若否,則進入正常拍照模式;
若是,則進入暗拍拍照模式。
進一步的,所述暗拍拍照模式的方法包括:
S1031、將感光器的感光度設置為所述最大的限值;
S1032、掃描拍照信號;
S1033、判斷是否接收到拍照信號;
若否,則繼續步驟S1032,掃描拍照信號;
若是,則開始曝光;
S1034、判斷拍攝圖像的亮度是否大于所述圖像亮度的下限閥值;
若否,則繼續曝光;
若是,則結束曝光,存儲照片。
進一步的,所述感光器的感光度最大限值是根據所述感光器芯片的感光特性來設定的。
一種使攝像頭具有暗拍功能的裝置,包括:
圖像亮度檢測模塊,用于檢測取景圖像以及拍攝圖像的亮度;
圖像亮度比較模塊,用于比較所述取景圖像或者拍攝圖像的亮度與所述拍攝亮度下限閥值的大小;
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圖像亮度比較模塊比較的結果,控制拍照模式;
其中,所述拍照模式包括正常拍照模式和暗拍拍照模式。
進一步的,所述取景圖像的亮度小于所述亮度下限閥值時,所述控制模塊使相機進入暗拍拍照模式;
所述取景圖像的亮度大于所述亮度下限閥值時,所述控制模塊使相機進入正常拍照模式。
進一步的,在所述暗拍拍照模式下,感光器的感光度設置為最大的限值。
進一步的,在所述暗拍拍照模式下,進行曝光時,所述圖像亮度檢測模塊檢測出拍攝圖像的亮度,并通過所述圖像亮度比較模塊,與所述拍攝亮度下限閥值比較大小,拍攝圖像的亮度小于所述圖像亮度的下限閥值就持續曝光,直到拍攝圖像的亮度大于所述圖像亮度的下限閥值。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取景圖像的亮度判斷環境亮度,若判斷為低光照狀態,將感光器的感光度調節到最大限值,再調節曝光時間,使所拍的照片亮度達到我們滿足的亮度,從而提高暗拍效果,在不改變攝像頭感光器的情況下,獲得更高亮度的照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優選提供的提高攝像頭暗拍效果的方法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使攝像頭具有暗拍功能的裝置功能模塊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梢岳斫獾氖?,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
數碼攝像頭的拍攝原理:
所要拍攝的影像通過鏡頭映射到感光器上,感光器將光信號轉變成模擬的電信號,感光器是數碼相機的核心部件,其質量決定了數碼相機的成像質量。感光器的體積通常很小,包含了幾十萬個甚至上千萬個具有感光特性的光電二極管。每個光電二極管即為一個像素,當有光線照射時,光電二極管就會產生電荷累積,光線越多,電荷累積的就越多,這些累積的電荷會被轉換成相應的像素數據。
A/D轉換器將每一個像素的亮度或色彩值量化為若干個等級,這個等級就是數碼相機的色彩深度。對于具有數字化接口的感光器,則不需A/D轉換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98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