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恒壓減震導絲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49287.4 | 申請日: | 2012-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6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文貽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展華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H13/04 | 分類號: | D01H13/04;D01H13/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5228***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震 導絲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機械設備領域,特別地,是一種自動恒壓減震的導絲器。
背景技術
紡紗過程包括除雜、松解、開松、梳理、精梳、牽伸、加捻和卷繞。紗線在加捻過程中將須條繞其本身軸線加以扭轉,使平行于須條軸向的纖維呈螺旋狀,從而產生徑向壓力使纖維間的縱向聯系固定下來,將加捻完成的紗線半成品或者成品卷繞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于儲存、運輸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該過程稱卷繞。卷繞過程應該在不影響產品產量、質量的基礎上連續地進行,應該努力實現各工序之間的連續化生產,盡可能地減少卷繞過程造成的質量問題。
由于整個紗線制造過程中,紗線的傳輸距離較遠,因此同一臺機械的紗線傳輸路徑需經多個導絲器轉向后傳輸至卷繞設備上,由于紗線制造時紗線表面并不是一直的,有些紗線表面摩擦力較高,有些較低,造成紗線傳輸時,其傳輸路徑中紗線的張力并不一直,若紗線張力過大會導致紗線拉傷,這就要求導絲器具有減震設備,現有的減震設備阻尼一般是呈線性增長的,比如減震幅度越大時,其阻尼越大,這樣就影響了減震的效果,使整個紗線傳輸路徑上的紗線張力不均勻的情況改變不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恒壓減震導絲器,該恒壓減震導絲器采恒壓減震結構,使所述紗線傳輸路徑上的紗線張力保持均勻。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恒壓減震導絲器包括用于紗線導向的導絲器,所述導絲器樞接于一柱形支座的一端,所述柱形支座另一端設置有柱形腔體,所述柱形腔體內設置有柱塞,所述柱塞與所述柱形腔體氣密配合,所述柱形腔體底部設置有通氣孔,所述柱塞與所述柱形腔體之間設置有恒壓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恒壓結構具體為:設置在所述通氣孔上的泄壓閥,所述柱形腔體內還設置有微型氣泵,所述微型氣泵保持所述柱塞與所述柱形腔體之間的空間內的氣壓保持穩定。
作為優選,所述微型氣泵與所述泄壓閥為采用同一氣道充放氣的結構,所述氣道與所述通氣孔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恒壓結構具體為:設置在所述柱形腔體內的導電線圈,和設置在所述柱塞內的永磁體,所述導電線圈覆蓋所述永磁體的行程。
作為優選,所述導線線圈設置有電壓調節器,用于調節所述導電線圈內的磁通量。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利用恒壓結構使所述柱塞與所述柱形腔體之間保持恒定的壓力,使承載紗線的導絲器能夠使紗線在傳輸路徑上保持穩定的張力,保證紗線不被拉傷。
?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恒壓減震導絲器實施例一的側視剖切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恒壓減震導絲器實施例一的正視剖切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恒壓減震導絲器實施例二的側視剖切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恒壓減震導絲器實施例二的正視剖切結構示意圖。
圖中:10、紗線;100、柱形支座;110、通氣孔;120、泄壓閥;150、導電線圈;200、導絲器;310、柱塞。
?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在本實施例中,參閱圖1、圖2,該恒壓減震導絲器包括用于紗線10導向的導絲器200,所述導絲器200樞接于一柱形支座100的一端,所述柱形支座100另一端設置有柱形腔體,所述柱形腔體內設置有柱塞310,所述柱塞310與所述柱形腔體氣密配合,所述柱形腔體底部設置有通氣孔110,所述柱塞310與所述柱形腔體之間設置有恒壓結構。
上述的恒壓減震導絲器,所述恒壓結構具體為:設置在所述通氣孔110上的泄壓閥120,所述柱形腔體內還設置有微型氣泵,所述微型氣泵保持所述柱塞310與所述柱形腔體之間的空間內的氣壓保持穩定。
所述柱塞310與所述柱形腔體在受到所述導絲器200的壓力下內部產生氣壓,當導絲器200的壓力增大時,所述柱塞310與所述柱形腔體相互靠近,氣壓上升,所述泄壓閥120進行泄壓,所述氣壓保持穩定,當所述導絲器200所受壓力減小時,所述柱塞310與所述柱形腔體相互遠離,氣壓下降,所述微型氣泵進行加壓,達到了恒壓的目的。
上述的恒壓減震導絲器,所述微型氣泵與所述泄壓閥120為采用同一氣道充放氣的結構,所述氣道與所述通氣孔110連通,一體式設計使整個結構更加緊湊。
實施例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展華紡織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展華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928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圖像紋理修復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直拉單晶直徑測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