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段組合式人工濕地凈化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49229.1 | 申請日: | 2012-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1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馬萬榮;李志勇;林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千生態景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式 人工 濕地 凈化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綠化環保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凈化污水的多段組合式人工濕地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人工濕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將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人工建造的濕地上,污水與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其作用機理包括吸附、滯留、過濾、氧化還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轉化、植物遮蔽、殘留物積累、蒸騰水分和養分吸收以及各類動物的作用。人工濕地雖然凈化效果較慢,但其建設成本低、易維護,并適宜應用在較偏遠的山區或礦區,因此人工濕地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通過研究和實踐發現,不同類型的濕地對污染物的凈化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植物的種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將不同類型濕地組合,以提高凈化效果的綜合式人工濕地凈化系統。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段組合式人工濕地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陸生植物凈化帶和水生植物凈化帶,所述凈化系統的地表構造包括坡地和池塘或溝渠,所述坡地與池塘或溝渠之間為過渡帶,坡地底部設有防滲層,將污水經由過渡帶全部導向池塘或溝渠,所述陸生植物凈化帶建設在坡地上,水生植物凈化帶建造在池塘或溝渠中,所述過渡帶上種植有挺水性植物。
作為優選,所述挺水性植物為蘆葦、菖蒲、茭白或燈芯草等。
進一步的,所述陸生植物凈化帶的陸生植物包括喬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
進一步的,所述水生植物凈化帶的水生植物采用浮葉植物或沉水植物。
作為優選,所述浮葉植物為水葫蘆或黃花水龍;所述沉水植物為苦草或黑藻。
所述陸生植物凈化帶的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凈化帶的植株采用間隔行種植、收割的方式,使相鄰行植株處于不同的生命階段,而水流的方向則與種植行垂直,使水流與植株充分接觸。
所述水生植物凈化帶的種植行之間設有透水的隔網,避免種植行之間的水生植物糾纏,不易收割。
所述坡地、池塘或溝渠的底部設有基質層和過濾層,所述池塘或溝渠底部的過濾層包括碎石層和煤渣層。
本發明結合不同類型的濕地系統,利用這些濕地上植物種類的差異性對污水進行多重凈化,提高凈化效果并擴大對污水水質的適用范圍。
考慮到不能通過分解,只能通過富集吸收的重金屬等污染元素會在植物死亡后重新循環到環境中,對植物要進行及時的收割,尤其是坡地上的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而采用間隔收割、種植的方式,使相鄰行植物之間存在生長階段差,有效保障了凈化帶中始終有處于旺盛生長階段的植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闡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技術目的,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介紹。
一種多段組合式人工濕地凈化系統,包括坡地上的陸生植物凈化帶和池塘中的水生植物凈化帶,所述坡地與池塘或溝渠之間為過渡帶,種植蘆葦、菖蒲、茭白或燈芯草等挺水性植物。坡地底部設有防滲層,避免污水向地底層滲入,將經過陸生植物帶一重凈化的污水全部經由過渡帶導向池塘。
所述陸生植物凈化帶的陸生植物包括喬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所述水生植物凈化帶的水生植物采用水葫蘆或黃花水龍等浮葉植物或苦草等沉水植物。水葫蘆、黃花水龍、苦草等水生植物易于栽植、生長快速,并且對重金屬、氮磷等有良好的吸收作用。
所述陸生植物凈化帶的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凈化帶的植株采用間隔行收割和種植的方式,使相鄰行植株始終處于不同的生命階段,及時收割吸收重金屬等污染物質達到一定含量的植株行,并及時補入新苗。為避免水生植株之間的糾纏,所述水生植物凈化帶的種植行之間設有透水的隔網。而坡地上的草本植物相對容易收割,無需使用間隔措施。
所述坡地、池塘或溝渠的底部設有基質層和過濾層,所述池塘或溝渠底部的過濾層包括碎石層、煤渣層以及填料層等。
收割后的植物對有價值的物質進行回收,可將植株粉碎,在高壓高熱設備中進行分解反應,將分解出的各相物質通過提取技術分離,回收重金屬等。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千生態景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千生態景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92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耐腐蝕耐高溫軸承材料
- 下一篇:蓄電池支架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