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潤滑油組合物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48614.4 | 申請日: | 2008-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3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松井茂樹;矢口彰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坤日礦日石能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10M169/04 | 分類號: | C10M169/04;C10M17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潤滑油 組合 | ||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08年12月3日、申請?zhí)枮?00880119102.8、發(fā)明名稱為“潤滑油組合物”的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潤滑油組合物。
背景技術
以前,在內(nèi)燃機、變速器(derailleur)、其它機械裝置中,為了使其順利地發(fā)揮作用而使用潤滑油。特別是隨著內(nèi)燃機的高性能化、高輸出化、運轉(zhuǎn)條件的苛刻化等,內(nèi)燃機用潤滑油(發(fā)動機油)要求高度的性能。因此,現(xiàn)有的發(fā)動機油為了滿足這些要求性能,而配合抗磨劑、金屬系清洗劑、無灰分散劑、抗氧化劑等各種添加劑(例如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3。)。而且最近,潤滑油所要求的省燃料費性能日益增高,研究了高粘度指數(shù)基礎油的應用、各種摩擦調(diào)整劑的應用等(例如參照下述專利文獻4。)。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27928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12918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08-30237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平06-306384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以往的潤滑油在省燃費性和低溫粘度特性的方面并不令人十分滿意。
作為一般的省燃費化的方法,已知降低制品的動力粘度、提高粘度指數(shù)即通過組合基礎油粘度的降低和粘度指數(shù)提高劑的添加所進行的多級化等。但是,制品粘度的降低、基礎油粘度的降低會使嚴酷潤滑條件(高溫高剪切條件)下的潤滑性能降低,擔心會成為產(chǎn)生磨損、燒傷、疲勞破壞等問題的原因。
因此,為了防止這些問題、維持耐久性,有必要維持150℃下的高溫高剪切粘度(HTHS粘度)。即,為了在維持其他實用性能的同時賦予省燃費性,重要的是一邊將150℃的HTHS粘度維持于一定水平一邊降低40℃和100℃的動力粘度、100℃的HTHS粘度并提高粘度指數(shù)。
本發(fā)明是鑒于該狀況而進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省燃費性及潤滑性優(yōu)異的潤滑油組合物。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潤滑油組合物(以下稱作“第1潤滑油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潤滑油基礎油,其中以基礎油總量為基準含10質(zhì)量%~100質(zhì)量%的尿素加合值為4質(zhì)量%以下且40℃下的動力粘度為25mm2/s以下、粘度指數(shù)為120以上的潤滑油基礎油成分;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數(shù)提高劑,其中下述通式(1)所示的結構單元的比例為0.5~70摩爾%。所述潤滑油組合物在100℃下的動力粘度為4~12mm2/s,粘度指數(shù)為140~300。
[化學式1]
[式(1)中,R1表示氫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數(shù)16以上的直鏈狀或支鏈狀的烴基。]
這里,本發(fā)明所說的“尿素加合值(urea?adduct?value)”是指利用以下方法測定的值。將稱量的100g試樣油(潤滑油基礎油)放入圓底燒瓶中,加入200mg尿素、360ml甲苯及40ml甲醇,在室溫下攪拌6小時。由此,在反應液中產(chǎn)生作為尿素加合物的白色的粒狀晶體。用1微米過濾器過濾反應液,獲取所產(chǎn)生的白色粒狀晶體,用50ml甲苯洗滌所得晶體6次。將回收的白色晶體放入燒瓶中,加入300ml純水及300ml甲苯,在80℃攪拌1小時。用分液漏斗將水相分離除去,用300ml純水洗滌甲苯相3次。在甲苯相中加入干燥劑(硫酸鈉)進行脫水處理后,將甲苯蒸餾除去。將如此獲得的尿素加合物相對于試樣油的比例(質(zhì)量百分率)定義為尿素加合值。
上述尿素加合值的測定中,作為尿素加合物,由于能夠精度良好且確實地捕集異構烷烴中對低溫粘度特性造成不良影響的成分或者惡化導熱性的成分、以及當正烷烴殘留于潤滑油基礎油中時的該正烷烴,因此作為潤滑油基礎油的低溫粘度特性和導熱性的評價指標優(yōu)異。予以說明,本發(fā)明人等通過使用GC及NMR進行分析,確認尿素加合物的主成分為正烷烴及主鏈末端至支鏈位置的碳原子數(shù)為6以上的異構烷烴的尿素加合物。
另外,本發(fā)明中所謂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是聚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總稱。
上述第1潤滑油組合物中,優(yōu)選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數(shù)提高劑為分散型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數(shù)提高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坤日礦日石能源株式會社,未經(jīng)吉坤日礦日石能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8614.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