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集水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548569.2 | 申請日: | 2012-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64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全新路;何唯平;潘鑫;吳海山;馬少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海川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00 | 分類號: | C02F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7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水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特別是一種用于平板膜生物反應器的集水器。
背景技術
膜生物反應器是集生物反應器中的生物降解和膜的高效分離于一體,是膜分離技術和污水生物處理技術的有機結合產生的廢水處理新工藝。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微生物被截留與反應器中,從而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水停留時間的徹底分離,與傳統的生化污水處理技術相比,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具有出水水質穩定,設備占地面積小,污泥濃度高,剩余污泥產量低和便于實現自動控制等優點。
膜生物反應器經多年的發展,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技術日趨完善。目前,應用比較多的是浸沒式膜生物反應器,浸沒式膜生物反應器的膜組件主要有,中空纖維式膜組件和平板式膜組件。平板式膜組件相對中空纖維式膜組件來說不存在斷絲,難清洗等缺點,如何使平板式膜組件更好地應用于膜過濾領域,成為行業內對平板開發研制的主要目標之一。
面對不同的項目需求,現階段的平板式膜組件通常需要設計制造不同大小的膜箱,其中集水管也要依據膜箱大小重新設計,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生產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模塊化的集水器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集水器,包括集水管、緊固于所述集水管的集水接頭、緊固于所述集水管一端的第一連接板、緊固于所述集水管另一端的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均設置有螺栓孔和與集水管外徑相對應的通孔,相鄰集水器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通過密封圈和螺栓密封連接。
優選地,所述集水管上設置有螺紋孔,所述集水接頭設置有與所述螺紋孔相配合的外螺紋,所述螺紋孔和外螺紋通過螺紋配合。
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分別焊接于所述集水管的兩端,所述第二連接板與第一連接板形狀相同。
優選地,集水管一端穿過第一連接板的通孔至一預設距離后焊接固定;所述第二連接板焊接于所述集水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連接板還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與所述預設距離相配合、所述第一凹槽的長度與所述預設距離中集水管外直徑裝上密封圈后長度相配合。
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分別焊接于所述集水管的兩端,所述第一連接板設置有中空的凸起部,所述第二連接板設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凸起部的外徑與集水管的內徑相配合,所述凸起部裝上密封圈后的長度與所述第二連接板的第二凹槽長度相配合。
優選地,所述集水管、集水接頭、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材料均為不銹鋼。
優選地,所述密封圈為O型密封圈。
優先地,所述密封圈為O型密封圈。
優先地,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形或方形。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集水器模塊化,可以靈活組裝應對不同大小的項目,節省資源和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集水器第一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圖2是圖1中第一連接板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第一連接板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種集水器第二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圖5是圖4未安裝時的剖視圖;
圖6是本發明一種集水器第三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圖7是圖6未安裝時的局部剖視圖;
圖1至圖7中:集水管10、集水接頭12、外螺紋14、第一連接板20、通孔22、螺栓孔24、凸起部26、第二連接板30、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34、密封圈40、螺栓50、焊接處A、預設距離H。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闡述。
本發明集水器中集水接頭12的直徑與膜生物反應器中膜組件的出水口直徑接頭相同,集水接頭12和出水口之間用軟管連接。這種模塊化的設計,多個集水器能夠相互連接,安裝方便,可以應對多種不同現場需求,提高項目運作效率。
根據需要多個集水接頭12排列整齊固定在集水管10上,如可以一根集水管10上鉆有10個螺紋孔,如圖4所示,集水接頭12的下端設置有與螺紋孔相匹配的外螺紋14,集水接頭12先通過螺紋配合擰在集水管10上,如圖1所示,在焊接處A焊接密封固定,再打磨平整。這種雙重固定方法,安裝穩固,受水流沖擊還是不易松動,密封效果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海川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源海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海川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85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北方林蛙活體安全倉
- 下一篇:車用內置式側視盲點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