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47021.6 | 申請日: | 2012-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98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葉彌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吉峰技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37/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斜楔式 雙向 運動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冷沖壓工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
背景技術
通常的冷沖壓模具為上模向下沖壓,通過上模與下模的配合完成拉深、成形等操作工藝,但是在一些個別的情況下,單向運動的模具容易存在加工件滑移錯位、操作安全性低等問題,而在復合模具中,為了實現一個模具的多個操作,往往需要在運動的上模中設計安裝多級彈簧,多級彈簧的安裝不僅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壽命,而且對于沖床提供的動力要求較高,因此生產成本高、操作安全性低、且加工性能有待進一步完善。
而如果能夠提供一種上模和下模都可以運動的雙向運動模具,則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或改進生產的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能夠避免使用多級彈簧而實現復合模的功能,并且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操作安全性、并且可以改善加工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凹模、凸模、承料板、墊板,所述凹模固設于所述上模座,所述凸模固設于所述墊板上,所述下模座右端設置固設有導柱,所述墊板活動設置于所述導柱上,所述墊板可以上下移動;所述下模座左端設置有側壁,所述承料板位于所述凹模和凸模之間且固設于所述側壁上,所述承料板左端活動設置有頂柱,所述頂柱底部固設有滑塊一,所述滑塊一可以與頂柱一同上下移動;所述滑塊一和所述墊板之間設置有滑塊二,且所述滑塊二活動設置于下模座上;所述滑塊一右側底部為上寬下窄的楔形,所述滑塊二頂部左右兩側均為上窄下寬的楔形,所述墊板左端底部為上寬下窄的楔形。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所述滑塊二與導柱之間設置有彈性體一。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所述彈性體一為彈簧。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所述承料板與墊板之間設置有彈性體二,所述彈性體二為兩個且對稱設置于凸模兩側。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所述彈性體二為彈簧。
本發明所提供的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能夠避免使用多級彈簧而實現復合模的功能,并且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操作安全性、并且可以改善加工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壓合時結構示意圖;
圖2,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分離時結構示意圖。
1為上模座,2為下模座,3為凹模,4為凸模,5為承料板,6為墊板,7為導柱,8為側壁,9為頂柱,10為滑塊一,11為滑塊二,12為彈性體一,13為彈性體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斜楔式雙向運動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凹模3、凸模4、承料板5、墊板6,所述凹模3固設于所述上模座1,所述凸模4固設于所述墊板6上,所述下模座2右端設置固設有導柱7,所述墊板6活動設置于所述導柱7上,所述墊板6可以上下移動;所述下模座2左端設置有側壁8,所述承料板5位于所述凹模3和凸模4之間且固設于所述側壁8上,所述承料板5左端活動設置有頂柱9,所述頂柱9底部固設有滑塊一10,所述滑塊一10可以與頂柱9一同上下移動;所述滑塊一10和所述墊板6之間設置有滑塊二11,且所述滑塊二11活動設置于下模座2上;所述滑塊一10右側底部為上寬下窄的楔形,所述滑塊二11頂部左右兩側均為上窄下寬的楔形,所述墊板6左端底部為上寬下窄的楔形。
工作時,模具先處于分離狀態,正確放置加工件后,上模座1向下運動,上模座1向下作用于頂柱9,使滑塊一10與頂柱9一同向下移動,滑塊一10作用于滑塊二11使滑塊二11向右移動,滑塊二11作用于墊板6,使凸模4與墊板6一同向上移動,從而實現凸模4與凹模3的同時雙向運動,從而可以實現先落料再成形等復合模的功能,且凹模3與承料板5能夠閉合封閉且緊固加工件,從而提高了生產安全性,且本發明結構簡易,與具有多級彈簧的復合模相比,使用壽命更長,此外能夠減少加工件滑移錯位的情況發生,加工性能得到提高。
作為本實施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滑塊二11與導柱7之間設置有彈性體一12。所述彈性體一12為彈簧。所述結構有助于滑塊二11實現自動左移,托升滑塊一10與頂柱9,并使墊板6在重力作用下實現自動下移。
作為本實施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承料板5與墊板6之間設置有彈性體二13,所述彈性體二13為兩個且對稱設置于凸模4兩側。所述彈性體二13為彈簧。所述結構有助于墊板6實現自動下移,且滑塊二11在墊板6自動下移作用下,能夠實現滑塊二11的自動左移,從而托升滑塊一10與頂柱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吉峰技研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吉峰技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70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管殼臥式液膜翻轉降膜吸收裝置
- 下一篇:一種羥乙基淀粉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