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信息處理方法、電子設備、外部設備及信息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546654.5 | 申請日: | 2012-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701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沈婧;趙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81 | 分類號: | G06F3/048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信息處理 方法 電子設備 外部設備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息處理方法、電子設備、外部設備及信息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智能電子終端都支持屏幕顯示內容旋轉,可以理解為當電子終端顯示屏所在平面內對顯示屏進行大角度旋轉時,顯示屏內顯示的內容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包括顯示屏內按鍵位置變化、應用程序圖標排列發生變化等。屏幕旋轉功能的應用目的在于讓用戶在手機處于不同位置狀態時都能夠方便地操作手機。
在實現上述屏幕旋轉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在屏幕旋轉功能開啟時,無論用戶執行何種操作或運行何種應用程序,在顯示屏發生大角度旋轉都會觸發屏幕顯示內容旋轉。但是,有些時候用戶并不想啟用這一功能,此時就需要用戶停止當前操作、調出系統信息設置等一系列復雜的步驟來進行禁用這一功能。尤其在電子設備放置在有按鍵的皮套中時,用戶只能通過皮套按鍵來進行操作,用戶就無法通過對電子終端的設置來禁用這一功能,這樣就會給用戶的操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信息處理方法、電子設備、外部設備及信息處理系統,能夠自動實現屏幕鎖定,節省用戶操作步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方法,應用于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檢測是否接收到第一信號,所述第一信號由外部設備生成并發送給所述電子設備;
當檢測到接收到所述第一信號時,鎖定所述電子設備的屏幕旋轉功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號響應模塊,用于檢測是否接收到第一信號,所述第一信號由外部設備生成并發送給所述電子設備;
處理器模塊,用于在所述信號響應模塊檢測到接收到所述第一信號時,鎖定所述電子設備的屏幕旋轉功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外部設備,設置有一信號發射模塊以及一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放置一電子設備。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系統,包括上述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外部設備以及一電子設備。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信息處理方法、電子設備、外部設備及信息處理系統,通過使用設置在外部設備中的信號發射模塊以及設置在電子設備中的信號響應模塊之間的信號發射與信號響應的關系,來控制屏幕旋轉鎖定,從而能夠自動實現屏幕鎖定,節省用戶操作步驟。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信息處理系統的俯視圖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外部設備的組成框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組成框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信息處理方法的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信息處理系統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系統,具體包括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外部設備11以及一電子設備12,所述電子設備12放置在所述外部設備11。
所述外部設備11設置有信號發射模塊111以及一空腔112,所述空腔112用于放置所述電子設備12。如圖2所示的結構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一種實現方式,內腔112為一凹槽,當然,在此本發明實施例只是提供了如圖3所示的一種實現方式,而其他能夠承載電子設備的空腔實現方式均可結合于此。并且,在外部設備11上也可以添加其它用于支撐電子設備擺放的支架,或者,輔助用戶操作的實體按鍵,或者類似于把手等方便用戶手持電子設備的部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665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合成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的一種簡易方法
- 下一篇:黃芩素煙酰胺共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