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傳感器網絡中線形拓撲網絡規范的認證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545217.1 | 申請日: | 2012-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740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高林;徐全平;李智;胡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北京威訊紫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楊建君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感器 網絡 線形 拓撲 規范 認證 測試 方法 | ||
1.一種傳感器網絡中線形拓撲網絡規范的認證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各部分:
(1)將N個無線傳感器網絡待測試設備A1,A2,A3…..AN的天線接口通過屏蔽線與線性網絡配置箱的對應無線接口相連接,建立上述N個無線傳感器網絡待測試設備之間的線性網絡拓撲關系;
(2)將上述N個無線傳感網絡待測設備發出的無線數據通過多通道數據聯合采集方法得到數據包集合P;
(3)將上述無線數據包集合P按照無線傳感網協議進行協議解析操作,得到解析后的無線數據包集合W;
(4)將解析后的無線數據包集合W,按照無線數據包中的接收時間域進行從小到大的排序操作,在排序操作過程中,去掉CRC校驗結果域為0的無線數據包,去掉接收時間域和數據負載域相同的無線數據包,得到處理后的數據包集合Q。
(5)將處理后的數據集合Q,送入認證測試匹配內核W,在證測試匹配內核W中進行順序匹配分析操作;
(6)順序匹配分析操作結束后,根據順序匹配分析操作的通過與失敗,得到線形拓撲網絡測試的認證測試結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線性網絡配置箱,其特征在于:
(1)N個無線接口排成一條直線分布;
(2)每一對相鄰無線接口的之間使用衰減器添加鏈路損耗,此鏈路損耗的數值大于相鄰無線接口之間鏈路預算的二分之一;
(3)每一對相間無線接口之間的同樣使用衰減器添加鏈路損耗,此鏈路損耗的數值大于相間無線接口之間的鏈路預算。
3.如專利要求1所述,多通道數據聯合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1)通過N個無線數據監聽模塊分別接收N個無線傳感器網絡待測試設備A1,A2,A3…..AN的無線信號,得到N組對應的無線信號C1,C2,C3…..CN;
(2)將N組無線信號C1,C2,C3…..CN分別經過信號處理得到N組無線數據包,記為P1,P2,P3…..PN;
(3)將N組無線數據包P1,P2,P3…..PN按照從1到N的順序進行無線數據包合并操作,得到合并后的無線數據包集合P。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多通道數據聯合采集方法,其特征還在于:
(1)通過N個無線模塊同時接收N個無線信號X1,X2,X3…..XN,解調處理后得到N個二進制序列B1,B2,B3…..BN;
(2)將N個二進制序列B1,B2,B3…..BN,按照從1到N的順序進行拼接操作,得到拼接后的完整二進制序列B;
(3)將完整二進制序列B經過數據還原處理,得到無線數據包集合P。
5.如權利要求1所述,認證測試匹配內核W,其特征在于:
(1)通過分析無線傳感器網絡測試規范中的線形拓撲網絡測試例中的通過條件列表,得到M個通過條件匹配規則,記為G1,G2…..GM,對于每一個通過條件匹配規則G?i,建立一個無線數據包應唯一符合的規則特征集,記為GQ?i?={L?i1,L?i2…Lik};
(2)針對每一個規則特征集GQi,建立一個匹配功能函數F?i,匹配功能函數F?i覆蓋規則特征集GQi中的每一個具體特征L?i1的要求,得到共計M個匹配功能函數F1,,F2,Fi…FM;
(3)將M個匹配功能函數F1,F2…Fi…FM并列組合在一起,得到認證測試匹配內核W。
6.如權利要求1所述,順序匹配分析操作,其特征在于:
(1)使用匹配功能函數F?i匹配判斷處理后的數據集合Q中的單個無線數據包Qi,若匹配成功,即無線數據包Qi完全滿足規則特征集GQi,則使用下一個匹配功能函數F?i+1匹配下一個無線數據包Qi+1;若匹配不成功,則繼續使用匹配功能函數Fi匹配下一個無線數據包Q?i+1;
(2)針對M個匹配功能函數F?i,重復步驟(1),直到Q?i=Q?N或者F?i=F?M結束規則匹配內核S的匹配;
(3)當規則匹配內核S匹配結束時得到順序匹配分析操作結果,若F?i=F?M,則順序匹配分析操作通過,若Fi<?FM,則順序匹配分析操作不通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北京威訊紫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北京威訊紫晶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521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