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44909.4 | 申請日: | 2012-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164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滿在朋;丁凡;鄧民勝;丁川;劉碩;何冰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9/00 | 分類號: | F15B1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軟管 脈沖 試驗 系統 | ||
1.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其特征是:包括液壓脈沖加載系統、溫度控制系統、被試液壓軟管連接塊Ⅰ(16)、被試液壓軟管連接塊Ⅱ(19)以及控制器(23);
所述液壓脈沖加載系統包括油源(24)、液控閥(7)、電液伺服閥(6)、增壓缸(12)、蓄能器Ⅰ(5)和蓄能器Ⅱ(10);
所述油源(24)包括主油箱(1)、液壓泵(2)、單向閥Ⅰ(4)和溢流閥(3);所述主油箱(1)分別與液壓泵(2)的進油口和溢流閥(3)的出油口相連接;所述液壓泵(2)的出油口與單向閥Ⅰ(4)的進油口相連接;
所述單向閥Ⅰ(4)的出油口分別與液控閥(7)的P口、電液伺服閥(6)的P口、增壓缸(12)的P口以及蓄能器Ⅰ(5)的油口相連接;
所述電液伺服閥(6)的A口連接液控閥(7)的X口,電液伺服閥(6)的B口連接液控閥(7)的Y口;
所述增壓缸(12)的B口與蓄能器Ⅱ(10)的油口相連接,增壓缸(12)的A口與液控閥(7)的A口相連接,增壓缸(12)的G口與被試液壓軟管連接塊Ⅰ(16)的油口相連接;增壓缸(12)的T口、電液伺服閥(6)的T口、液控閥(7)的T口及溢流閥(3)的出油口均與主油箱(1)相連通;
所述溫度控制系統包括節流孔(17)、單向閥Ⅱ(13)、高溫油箱(14)和散熱器(15);
所述節流孔(17)的進油口與被試液壓軟管連接塊Ⅱ(19)的油口相連通,節流孔(17)的出油口與散熱器(15)的進油口相連通,散熱器(15)的出油口與高溫油箱(14)相連通;單向閥Ⅱ(13)的進油口與高溫油箱(14)相連通,單向閥Ⅱ(13)的出油口與被試液壓軟管連接塊Ⅰ(16)的油口相連通;
所述電液伺服閥(6)的信號輸入端與控制器(23)的信號輸出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液壓泵(2)為變量泵或者定量泵的組合;
所述定量泵的組合包括一個定量泵或多個定量泵的組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增壓缸(12)包括缸體(126),所述缸體(126)內設置有活塞(127),所述活塞(127)與缸體(126)從左到右依次形成儲能腔(121)、左控制腔(122)、右控制腔(123)、回油腔(124)和高壓腔(125);
所述儲能腔(121)上設置增壓缸(12)的B口,所述左控制腔(122)上設置增壓缸(12)的A口,所述右控制腔(123)上設置增壓缸(12)的P口,所述回油腔(124)上設置增壓缸(12)的T口,所述高壓腔(125)上設置增壓缸(12)的G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增壓缸(12)的儲能腔(121)與左控制腔(122)之間設有眉毛槽(1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其特征是:高溫油箱(14)位于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的最上端,所述高溫油箱(14)內的油液依靠重力的作用流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液控閥(7)由閥體(71)、閥芯(72)、彈簧Ⅰ(73)和彈簧Ⅱ(74)組成,閥體(71)與閥芯(72)的左、右端面分別形成控制腔Ⅰ(75)和控制腔Ⅱ(76),控制腔Ⅰ(75)內設置彈簧Ⅰ(73),控制腔Ⅱ(76)內設置彈簧Ⅱ(74),彈簧Ⅰ(73)和彈簧Ⅱ(74)的預壓縮量均大于閥芯(72)的行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其特征是:所述高壓腔(125)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22),所述壓力傳感器(22)的信號檢測端與高壓腔(125)的內腔相連通;
被試液壓軟管連接塊Ⅰ(16)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Ⅰ(21);被試液壓軟管連接塊Ⅱ(19)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Ⅱ(20);
壓力傳感器(22)、溫度傳感器Ⅰ(21)和溫度傳感器Ⅱ(20)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控制器(23)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接;所述散熱器(16)的信號輸入端與控制器(23)的信號輸出端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被試液壓軟管連接塊Ⅰ(16)的油口與被試液壓軟管連接塊Ⅱ(19)的油口之間連接一根或多根被試驗的被試液壓軟管(18)。?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液壓軟管脈沖試驗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左控制腔(122)的油壓有效作用面積大于右控制腔(123)的油壓有效作用面積與高壓腔(125)的油壓有效作用面積之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490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