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劑型低溫練漂助劑及其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44474.3 | 申請日: | 2012-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61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商耀锃;吳俊毅;趙波;楊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華化學研發(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L3/02 | 分類號: | D06L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呂伴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匯***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劑型 低溫 練漂 助劑 及其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印染前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一劑型低溫練漂助劑及其用途,該一劑型低溫練漂助劑適用于纖維素纖維非成品紡織品的前處理。
背景技術
目前,節能減排成為全球的共識,染整行業也把目光主要集中在降低能耗、降低加工成本、縮短加工周期和提高成品質量等方面,以增強競爭能力。
眾所周知,棉或棉混紡織物的前處理是染整加工中耗能耗水量最大,排污最多的加工過程,也是奠定染整成品質量的關鍵。目前,棉或棉混紡織物的前處理主要采用H2O2/NaOH漂白體系;H2O2/NaOH漂白體系具有漂白織物白度高、不泛黃、處理工藝無AOX污染問題的優點;但通常需要在95℃甚至是135℃的高溫下長時間進行,不僅能耗高,并且對纖維有一定的損傷,使織物斷裂強力下降。
低溫練漂工藝能有效降低練漂溫度,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低溫練漂助劑與低溫練漂工藝配套,能實現低溫前處理,并在節能降耗的同時滿足產品質量的需求。
使用雙氧水漂白活化劑,可以使雙氧水的分解溫度降低,目前雙氧水漂白活化劑主要有四乙酰乙二胺(TAED)、壬酰氧基苯磺酸鈉(NOBS)、四乙酰甘脲(TAGU)、五乙酰葡萄糖(PAG)等。作用機理以TAED為例,TAED與HOO-發生親核取代反應生成過氧乙酸陰離子,過氧乙酸陰離子比H2O2漂白性更強,能在低溫條件下產生強漂白作用。但因活化劑的制造、價格、來源等問題,這些活化劑的使用僅解決了雙氧水低溫漂白的難點,并未解決低溫練漂的難點,也不能同時實現棉或棉混紡針織物或棉散纖維的低溫浴中練漂前處理工藝、棉或棉混紡紗線的低溫浴中練漂前處理工藝及棉織物的冷軋堆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一劑型低溫練漂助劑,從而使棉或棉混紡針織物或棉散纖維的低溫浴中練漂得以實現,使棉或棉混紡紗線的低溫浴中練漂得以實現,使棉織物的冷軋堆工藝得以實現。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為了提供上述一劑型低溫練漂助劑用于織物處理的用途。
作為實現本發明第一目的一劑型低溫練漂助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計其組成為:
表面活性劑:????????15%~25%
雙氧水活化劑:??????8%~25%
漂白增效劑:????????5%~10%
螯合劑:????????????1%~10%
雙氧水穩定劑:??????5%~20%
消泡劑:????????????0%~0.5%
填充劑:????????????12%~65%。
所述表面活性劑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或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所述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為烷基磺酸鹽、脂肪醇醚羧酸鹽、脂肪醇硫酸鹽、脂肪醇醚硫酸鹽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所述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烷基聚氧乙烯醚、烷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所述雙氧水活化劑為氨基氰類衍生物或乙酰水楊酸。
所述氨基腈類衍生物為雙氰胺、三聚氰胺、氨基乙腈硫酸鹽、氨基乙腈鹽酸鹽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所述漂白增效劑為過硫酸鈉、過硼酸鈉、過碳酸鈉、過氧化尿素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所述螯合劑為檸檬酸、葡萄糖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氮川三乙酸(NTA)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所述雙氧水穩定劑為無機氯化物、無機硫酸鹽、水溶性硅酸鹽、無機磷酸鹽、有機磷酸鹽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所述消泡劑為聚醚類消泡劑或有機硅類消泡劑。
所述填充劑為碳酸氫鈉、碳酸鉀、純堿、芒硝、尿素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
作為實現本發明第二目的一劑型低溫練漂助劑用途,可以用于棉或棉混紡針織物或棉散纖維60℃~85℃的低溫浴中練漂;或者用于棉或棉混紡紗線80℃~95℃的低溫浴中練漂;或者用于棉織物冷軋堆處理。
所述可以用于棉或棉混紡針織物或棉散纖維60℃~85℃的低溫浴中練漂按以下步驟進行:
1)采用浴比1:8~1:10,在室溫下將棉或棉混紡針織物或棉散纖維、按比例配置好的前處理液加入高溫高壓染色機中;其中,所述前處理液是由30%雙氧水5~7g/L,燒堿1.5~2g/L,一劑型低溫練漂助劑1.5~3g/L,共同配置而成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華化學研發(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日華化學研發(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447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