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水鑄余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42865.1 | 申請日: | 2012-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783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方麗華;孫小躍;何建松;段江濤;董瑞章;王志雄;張海濤;張進國;賀壓柱;鄭楠;吳永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3/06 | 分類號: | C21B3/06;C04B5/00;B03B9/04;B03C1/02;B07B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53116 | 代理人: | 姜開俠;姜開遠 |
| 地址: | 65030***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水 鑄余渣 處理 資源 利用 方法 | ||
1.一種鋼水鑄余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游離氧化鈣消解、一級篩分、初級磁選、二級篩分、篩下料磁選、篩上料磁選、循環處理步驟,具體為:
A、游離氧化鈣消解:采用淋水法消解鑄余渣中的游離氧化鈣,所述的淋水法是將盛滿鑄余渣的鑄余渣罐送至淋水工位,以210?L/min的供水量向罐口內淋水,直至罐口有水溢出則停止;間隔0.5~1.5h后向鑄余渣罐再次淋水,直至罐口有水溢出則停止;如此反復淋水,直至淋入水后罐口無蒸汽產生則停止淋水;將鑄余渣罐靜置陳化,直至鑄余渣表面溫度小于70℃;
B、一級篩分:將消解后的鑄余渣傾倒在傾翻格篩上,傾翻格篩篩出的大塊渣鋼被送去煉鋼;
C、初級磁選:將傾翻格篩下面的物料送至磁選機初級磁選,磁選出的金屬物料送去煉鋼,余料送去破碎處理;
D、二級篩分:破碎后的余料按≤10mm的粒度進行篩分,分成篩下料和篩上料;?
E、篩下料磁選:篩下料直接送去磁選、分揀,分離出磁選粉和鋼尾渣兩種物料;
F、篩上料磁選:篩上料送去磁選,分離出非磁性物料和磁性物料,分別置于中間倉暫時堆存;
G、循環處理:中間倉積存到一定量的非磁性物料送至破碎棒磨機研磨后,再經磁選分離出非磁性物料和磁性物料,此部分磁性物料按E步驟處理,此部分非磁性物料則按F步驟處理;另一中間倉積存到一定量的磁性物料經提純棒磨機分離出提純渣鋼和提純鋼粒兩種物料;如此循環往復,直至處理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水鑄余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A步驟所述的淋水是噴淋霧化冷卻水,噴射面覆蓋鑄余渣罐罐口,間隔淋水時間為1h。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水鑄余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B步驟所述的格篩規格為100~200?mm×100~200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鋼水鑄余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格篩規格為150?mm×15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水鑄余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B步驟所述的鑄余渣包括淋水法消解的鑄余渣和熱悶鋼渣,所述的熱悶鋼渣是將溫度達300~1600℃的轉爐固態或熔融鋼渣傾翻至熱悶池內,經機械攪拌和人工打水使其初步破碎并均熱醒渣處理后,再蓋上熱悶蓋進行間歇式打水悶渣操作,充分利用鋼渣余熱產生水蒸汽,促進鋼渣中f-CaO和f-MgO消解體積膨脹而粉化,以便于后續工序處理;兩種渣料按重量比1:3~10的比例配合,上料方式是將兩種渣料混合后上料,或者交替上料篩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鋼水鑄余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兩種渣料按重量比1:5的比例配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水鑄余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C步驟所述的初級磁選采用的是帶式磁選機、單輥磁選機或雙輥磁選機,破碎處理采用液壓顎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或旋回式破碎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水鑄余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D步驟所述的篩分采用圓形振動篩、橢圓振動篩或直線振動篩。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水鑄余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E步驟所述的磁選采用雙輥磁選機、單輥磁選機或帶式磁選機進行三次磁選。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水鑄余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是:G步驟所述的研磨處理采用破碎棒磨機、溢流型棒磨機或開口型棒磨機,所述的篩分采用圓形振動篩、橢圓振動篩或直線振動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286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