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耳機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541350.X | 申請日: | 2012-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82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晶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lián)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6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耳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子音頻產(chǎn)品,特別是涉及一種耳機。
背景技術
耳機,總所周知,其實用于插接在音頻播放器上,進行音頻播放的電子產(chǎn)品。
如今對于耳機越來越要求細分化,根據(jù)不同的場合選擇合適的耳機已經(jīng)成為潮流生活的一種象征。耳機根據(jù)其換能方式分類,主要有動圈方式、動鐵方式、靜電式和等磁式。從結構上分開方式進行分類,可分為半開放式和封閉式。從佩帶形式上分類則有耳塞式,掛耳式,入耳式和頭帶式。從音源上區(qū)別,可以分為有源耳機和無源耳機;有源耳機也常被成為插卡耳機。
耳機通常都包括依次連接的耳塞、音頻線和音頻接口。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音頻接口有兩種規(guī)格,即3.5mm和2.5mm兩種。然而,傳統(tǒng)的耳機都只會配備一個接口,若當前的音頻播放器接口不匹配,則無法使用。傳統(tǒng)的解決方案便是轉接頭,而很少人會隨身帶一個轉接頭,這給使用者帶來很多麻煩。
發(fā)明內(nèi)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且便于攜帶的具有多功能接口的耳機。
一種耳機,包括依次連接的耳塞、音頻線和接口,所述接口包括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所述第一接頭與所述音頻線連接,所述第二接頭為套筒型并套接與所述第一接頭上。
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接頭的根部設有外螺紋,所述第二接頭的開口處的內(nèi)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接頭上所述外螺紋匹配的內(nèi)螺紋。
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接頭的內(nèi)部設有導電彈片,用于與所述第一接頭抵接。
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接頭和所述第二接頭均分為三段獨立導體,所述第二接頭的內(nèi)部的所述電彈片也為三個,且分別對應所述第一接頭和所述第二接頭上的三段獨立導體。
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接頭為2.5mm的接口。
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接頭為3.5mm的接口。
上述耳機巧妙的配置了兩種規(guī)格的接頭,無需另帶轉接頭即可兼容使用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插孔,操作方便,攜帶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的耳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接口的另一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其為一實施例的耳機10的結構示意圖.
耳機10包括依次連接的耳塞101、音頻線102和接口103。
請同時參閱圖2,其為圖1所示的接口103的另一狀態(tài)示意圖。
接口103包括第一接頭131和第二接頭132。
所述第一接頭131為2.5mm的接口,其與音頻線102連接。
所述第二接頭132為3.5mm的接口,其為套筒型,并套接與所述第一接頭131上。
所述第一接頭131的根部設有外螺紋141。
所述第二接頭132的開口處的內(nèi)壁上設有與第一接頭131上外螺紋匹配的內(nèi)螺紋151。
所述第二接頭132的內(nèi)部設有導電彈片,用于與第一接頭131抵接。
第一接頭131和第二接頭132均分為三段獨立導體,第二接頭132的內(nèi)部的導電彈片也為三個,且分別對應第一接頭131和第二接頭132上的三段獨立導體。
如此,當音頻播放設備的接口為3.5mm時,則不需要取下第二接頭132直接使用第二接頭132;當音頻播放設備的接口為2.5mm時,只需要旋轉取下第二接頭132后使用即可;當不需要使用時,又可將第二接頭132套入到第一接頭131上,旋轉固定即可。
上述耳機10巧妙的配置了兩種規(guī)格的接頭,無需另帶轉接頭即可兼容使用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插孔,操作方便,攜帶簡單。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晶,未經(jīng)張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135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