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40894.4 | 申請日: | 2012-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45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方立貴;謝中平;杜鵑;朱義軍;沈光海;吳孜菘;劉繼東;曹宗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126/10 | 分類號: | C08F126/10;C08F4/3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22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乙烯 吡咯烷酮 聚合 方法 | ||
1.一種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無機鹽類引發劑和過氧化物引發劑相混合作為引發劑,聚合N-乙烯基吡咯烷酮,具體步驟如下:
(1)先將去離子水加入到聚合釜里,在攪拌狀態下將N-乙烯基吡咯烷酮到去離子水中,充分攪拌,去離子水與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重量比為(400-700):(300-600);
(2)常溫下,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將引發劑加入到聚合釜里,發生聚合反應,反應5~10小時后,開始取樣分析,檢測N-乙烯基吡咯烷酮單體,當殘單<10?ppm時,結束反應,其中,引發劑的加入量為反應體系總質量的2-4%,所述的引發劑為過氧化物引發劑和無機鹽類引發劑的混合,二者的重量比為1:2-3,發生聚合反應的溫度為26~3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機鹽類引發劑選自過硫酸鉀、過硫酸鈉、過硫酸銨、過硫酸鎂、硫酸鈉、硫酸銨、硫酸鉀、硫酸鎂、亞硫酸鈉、亞硫酸鈣、亞硫酸氫鈉、亞硫酸鉀、亞硫酸氫銨、亞硫酸氫鈣、亞硫酸氫鉀、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機鹽類引發劑選自硫酸鈉、亞硫酸氫銨中的一種或兩種混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氧化物引發劑選自過氧化鋇、過氧化鎂、過氧化鈉、2,2-過氧化二氫丙烷、2,5-二甲基-2,5-過氧化二氫己烷、2,2-雙-(過氧化叔丁基)丙烷、2,5-二甲基-2,5-雙-(過氧化叔丁基)己烷、1,1-雙-(過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環己烷、過氧化雙-(1-羥基環己烷)、1,1,3,3-四甲基丁基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叔戊基、過氧化(二)異丁酰、過氧化異丁酸叔丁酯和過氧化新戊酸叔丁酯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氧化物引發劑選自2,2-雙-(過氧化叔丁基)丙烷、2,5-二甲基-2,5-雙-(過氧化叔丁基)己烷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惰性氣體為氮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反應時間為7~8小時。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
(1)中所述的去離子水與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重量比為(500-600):(400-50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過氧化物的加入量為反應體系總質量的1.0%;所述無機物的加入量為反應體系總質量的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089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心形嬰兒潔膚無紡布
- 下一篇:一種球形加氫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