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CCD鏡像重疊調節及單曝光同軸數字全息記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40610.1 | 申請日: | 2012-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4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潘衛清;潘云;范玉峰;朱勇建;王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3H1/12 | 分類號: | G03H1/12;G03H1/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賽科專利代理事務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紹文 |
| 地址: | 310023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ccd 重疊 調節 曝光 同軸 數字 全息 記錄 裝置 | ||
1.一種雙CCD鏡像重疊調節裝置,包括:激光光源(1)、擴束準直系統(2-3)、分束器(4)、平面反射鏡(5)、平面反射鏡(6)、擴束透鏡(7)、分束器(8)、第一CCD相機(9)、第二CCD相機(10)、計算機(11);其特征在于:激光光源(1)發出線偏振相干光,通過擴束準直系統(2-3)擴束準直為平面光,經分束器(4)分成兩束平面光,用這兩束平面光作為參考光和物光分別通過參考光光路和物光光路;參考光光路由平面反射鏡(5)構成;物光光路由平面反射鏡(6)和擴束透鏡(7)構成,參考光經平面反射鏡(6)反射后通過擴束透鏡(7)變為球面波;最后物光和參考光通過分束器(8)合波干涉,分別照射到第一CCD相機(9)和第二CCD相機(10)上;兩CCD通過并行圖像采集卡與計算機(11)連接;上述光學元件均通過可調支架固定;調節分束器(8)讓物光和參考光有一定的夾角,使兩CCD記錄得到的數字全息圖為離軸數字全息圖;整個光學系統放置在光學隔振平臺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CCD鏡像重疊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參考光為平面波,物光為球面波,采用離軸數字全息記錄光路;兩個CCD相機分別相對于分束器(8)近似鏡像布置,分束器(8)的鏡面與兩個CCD相機的光敏面呈45°,兩個CCD相機的光敏面互相垂直;第二CCD相機(10)通過三維光學調整平臺固定在光學隔振平臺上,可上下、左右、前后精確調節;兩個CCD相機參數一致;兩個CCD相機安放的上下面方向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CCD鏡像重疊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計算機(11)通過并行圖像采集卡實時讀取兩個CCD相機的離軸數字全息圖;由于兩個CCD相機分別相對于分束器(8)近似鏡像布置,在數字處理時需先對其中一個CCD相機上記錄得到全息圖的數據矩陣作左右轉換處理,使兩幅全息圖的矩陣坐標方向一致;利用Matlab軟件程序對兩幅數字全息圖作頻域濾波提取出兩個球面波的復振幅,然后將這兩個球面波作數字干涉疊加,并實時顯示出干涉條紋;根據實時顯示的干涉條紋,先調節第二CCD相機(10)前后移動直到干涉條紋為直條紋,此時說明兩個CCD相機相對分束器的距離相等;上下、左右調節第二CCD相機(10)使直條紋變寬,直到變為白色圖像,此時說明兩個CCD相機相對于分束器(8)鏡像重疊位置調節完成。
4.一種雙CCD單曝光同軸數字全息記錄裝置,包括:激光光源(1)、擴束準直系統(2-3)、分束器(4)、平面反射鏡(5)、1/2波片(6)、中性濾光片(7)、平面反射鏡(8)、被測透明相位物體(9)、分束器(10)、偏振檢偏器(11)、第一CCD相機(12)、1/4波片(13)、偏振檢偏器(14)、第二CCD相機(15)、計算機(16);其特征在于:激光光源(1)發出線偏振相干光,經擴束準直系統(2-3)擴束準直為平面光,經分束器(4)分成兩束平面光,其中一束經平面反射鏡(5)反射,經1/2波片(6)后光的偏振方向旋轉90°,再經分束器(10)分束后作為參考光;另一束平面光經中性濾光片(7)光強衰減,經平面反射鏡(8)反射后垂直照射被測透明相位物體(9),再經分束器(10)分束后作為物光。經分束器(10)反射的參考光和透射的物光,經偏振檢偏器(11)檢偏后干涉,被第一CCD相機(12)記錄得到未相移的全息圖;經分束器(10)透射的參考光和透反射的物光,此時物光和參考光的偏振方向正交,讓光路中1/4波片(13)的快軸和慢軸的方向分別與物光和參考光的偏振方向一致,那么此時透射出的參考光的相位就發生了π/2的延遲,而物光的相位不變,最后經偏振檢偏器(14)檢偏后干涉,被第二CCD相機(15)記錄得到相移后的全息圖。第一CCD相機(12)和第二CCD相機(15)實時記錄各自的全息圖,同時由計算機(16)通過雙通道并行圖像采集卡實時讀取和存儲全息圖,并利用倒頻譜再現算法實時再現出被測物體的三維形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科技學院,未經浙江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4061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風險熵和馬爾可夫鏈方法的移動自組網安全風險評估方法
- 下一篇:一種洗滌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