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耐熱陶瓷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39801.6 | 申請日: | 2012-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44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詹銓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振通陶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16 | 分類號: | C04B35/16;C04B35/622;C04B33/13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陳衛;李志強 |
| 地址: | 521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熱 陶瓷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耐熱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耐熱陶瓷的研究一直是日用陶瓷領域的一個難題,現有的耐熱陶瓷制品具有如下缺點:一是耐熱溫度通常只能達到400-600℃,消費者在使用該類陶瓷制品時,常常食材快熟了,陶瓷制品也就裂了,不但浪費食材,也具有極大的安全隱患;二是熱膨脹系數較高,抗熱沖擊性能較差,熱交換容易破裂,不能在較苛刻的環境下使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耐熱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耐熱陶瓷,其由如下重量含量的組分制備而成:透鋰長石44~46份,石英12~13份,高嶺土14~15份,滑石6~7份,粘土22~28份,氧化鋅3~4份,氧化鋇3~4份,廢瓷渣5~6份,氧化鈮0.6~1.2份,分散劑0.25~0.4份,聚丙烯酰胺0.4~0.5份。
該高耐熱陶瓷中的K、Na、Fe、Ti、Zn的重量含量分別為:K?0.8~1.1份;Na?0.22~0.28份;Fe?0.2~0.3份;Ti?0~0.01份;Ba?0~0.005份;Zn0~0.005份。
該高耐熱陶瓷中的Li的重量含量為6-8份。
所述分散劑為水玻璃、六偏磷酸鈉、多聚磷酸鈉和腐植酸鈉中的一種或其組合。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耐熱陶瓷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S1:對透鋰長石、石英、高嶺土、滑石、粘土、廢瓷渣、氧化鋅、氧化鋇和氧化鈮進行原料精選,硬質原料破碎,除雜;
S2:按配方配料,并進行顆粒級配;
S3:加水制漿,控制固含量為9-11%;
S4:加入分散劑攪拌分散;
S5:加入聚丙烯酰胺進行選擇性絮凝,除掉絮凝物;
S6:得到滿足要求的漿料,沉淀,取得坯料;
S7:將坯料制成陶瓷坯體,燒成得陶瓷產品。
所述步驟S7中的燒成溫度為1380℃~145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一種高耐熱陶瓷由于采用合理的配方組成,嚴格控制顆粒級配,并采用絮凝法嚴格控制K、Na、Fe、Ti、Li、Zn、Ba的含量,使得其耐熱性能可達到800℃以上;采用分散劑,提高了陶瓷材料的分散性和穩定性,同時加入微量的氧化鈮,抑制材料晶粒長大,降低膨脹系數,抗熱沖擊性能優良,可耐800-20℃熱交換十次而不裂,并且無毒無害,鉛鉻溶出量為零,放射性元素含量符合國家標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本發明公開一種高耐熱陶瓷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對透鋰長石、石英、高嶺土、滑石、粘土、廢瓷渣、氧化鋅、氧化鋇和氧化鈮進行原料精選,硬質原料破碎,除雜;
S2:按如下重量含量的配方配料:透鋰長石45份、石英12份、高嶺土15份、滑石6份、粘土22份、氧化鋅3份,氧化鋇3份、廢瓷渣5份、氧化鈮0.6份,并進行顆粒級配:60-120目30%,120-250目1O%,325目60%;
S3:加水制漿,控制固含量為10%;
S4:加入分散劑攪拌分散;
S5:加入聚丙烯酰胺進行選擇性絮凝,除掉絮凝物;
S6:得到滿足要求的漿料,沉淀,取得坯料;
S7:將坯料制成陶瓷坯體,燒成得陶瓷產品。
將制得的陶瓷煲產品進行檢測可知:可耐800℃高溫,且熱膨脹系數板小,抗熱沖擊性能優良,可耐800-20℃熱交換十次而不裂,并且無毒無害,鉛鉻溶出量為零,放射性元素含量符合國家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振通陶瓷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振通陶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398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鉛陶瓷釉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簡易沐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