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小波變換和OTSU閾值的SAR圖像海陸分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36981.2 | 申請日: | 2012-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87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顧丹丹;許小劍;張秀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楊學明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變換 otsu 閾值 sar 圖像 海陸 分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SAR圖像海洋目標監視系統的海陸分割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小波變換和OTSU閾值的SAR圖像海陸分割方法。
背景技術
海陸分割是SAR圖像海洋目標監視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如圖1(a)所示(參見文獻[1]G.Margarit,J.Barba-Milanes,and?A.Tabasco,“Operational?ship?monitoring?system?based?on?synthetic?aperture?radar?processing,”Remote?Sens.,Vol.1,No.3,Aug.2009,pp.375-392.),通過該方式屏蔽陸地區域,可將目標搜索范圍鎖定于海洋區域,大大減少艦船檢測算法應用于陸地區域產生的虛警,降低系統的整體計算負擔。
傳統上,通常利用地形圖文件中的信息來標記海岸線,屏蔽陸地區域(參見文獻[2]D.J.Crisp,“The?state-of-the-art?in?ship?detection?in?synthetic?aperture?radar?imagery,”Intell.,Surveillance?and?Reconnaissance?Div,Inf.Sci.,Lab.,Def.,Sci.Technol.Org,Edinburgh,S.A.,Australia,May,2004.)。但是如圖1(b)所示(參見文獻[1]),當地形圖繪制不精確、分辨率較低,或缺少精確的衛星成像位置信息時,基于地形圖文件的方法通常會誤標記或漏標記部分海岸線。根據海面與陸地的SAR圖像特性差異,而提出的基于圖像處理技術的自動海陸分割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傳統方法的不足,滿足海洋目標監視系統的應用需求。圖1(b)中的黑色曲線即為自動海陸分割方法得到的精確海岸線,白色曲線為采用傳統方式標記的海岸線。
現有技術一的技術方案:
文獻[3](J.Lee,I.Jurkevich,“Coastline?detection?and?tracking?in?SAR?images,”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Vol.28,No.4,July?1990,pp.662-668.)利用Sigma濾波、Sobel邊緣檢測子、均值濾波、直方圖計算、閾值檢測、Robert算子、邊沿跟蹤等一系列基本圖像處理技術,解決SAR圖像中的海陸分割問題,能夠有效地檢測出大部分海岸線。該方法的基本流程如圖2所示。
現有技術一的缺點為:
盡管文獻[3]中方法通過現有較成熟的基本圖像處理技術,實現了海岸線檢測,但其仍然存在以下缺點:
(1)過多地采用基于窗口的圖像處理技術,如Sigma濾波、Sobel算子、均值濾波、Robert算子,它們的性能均依賴于窗口尺寸的大小。這就意味著算法實現過程中在參數設置方面需要較多的人工干預,以得到較精確的檢測結果,故算法的魯棒性有限。
(2)多次閾值處理和邊緣跟蹤對算法性能具有很大影響,而兩者均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經驗參數。
(3)該方法的基本實現流程較復雜。
現有技術二的技術方案為:
文獻[4](A.Niedermeier,E.Romaneeβen,and?S.Lehner,“Detection?of?coastline?in?SAR?images?using?wavelet?methods,”IEEE?Tra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Vol.38,No.5,Sep.2000,pp.2270-2281.)提出一種基于小波變換和活動輪廓模型的海岸線檢測方法,其基本流程如圖3所示。首先利用小波邊緣檢測(參見文獻[5]S.Mallat?and?S.Zhong,“Characterization?of?signals?from?multiscale?edges,”IEEE?Trans.Pattern?Anal.Machine?Intell.,Vol.14,July?1992,pp.710-732.)得到大于特定閾值的所有邊緣;然后,通過塊跟蹤算法粗略分割出海陸邊界區域;在此基礎上,根據邊緣長度和能量進行局部邊緣選擇,去除干擾邊緣,進而通過擴展各小波尺度上的結果,得到位置相對精確但不連續的海陸邊界線;最后,采用活動輪廓模型方法進行邊緣跟蹤和連接,得到連續的海岸線。
現有技術二的缺點:
文獻[4]中方法的主要缺點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369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積水蚊蟲展示屏
- 下一篇:增白防紫外線乙丙橡膠絕緣船用控制電纜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