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原位加熱結合雙相真空抽吸土壤修復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36226.4 | 申請日: | 2012-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83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盧宏瑋;史斌;何理;張一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電力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9C1/00 | 分類號: | B09C1/00;B09C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黃家俊 |
| 地址: | 10220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原位 加熱 結合 真空 抽吸 土壤 修復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原位加熱結合雙相真空抽吸土壤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結構如下:
電阻加熱裝置6位于加熱井4內;真空抽吸井9位于抽吸井3內,其上部和真空抽吸泵15相連;氣體處理裝置11和一級分離裝置8通過管道相連;一級分離裝置8的一端通過管道和真空抽吸泵15相連,另一端通過管道和輸送泵16相連;二級分離裝置12通過管道和輸送泵16相連;水處理裝置13和液體污染物處理裝置14分別通過管路與所述的二級分離裝置12相連;
電動力控制裝置5通過導線分別與電阻加熱裝置6、真空抽吸泵15和輸送泵16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井4的側壁上布置有多個一端開口的、導熱性能良好的導管10;導管10和加熱井4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阻加熱裝置6由鎳鉻電熱合金制成。
4.一種原位加熱結合雙相真空抽吸土壤修復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待處理的污染場地進行調查,獲取待處理的污染場地的面積、水文地質條件,污染物種類、物理化學性質數據,從而確定污染情況;
(2)在待處理的污染場地架設至少一口加熱井4,加熱井4的深度穿過污染區域1-2m,達到未被污染的土壤;
(3)接通位于加熱井4內的電阻加熱裝置6的電源,使電阻加熱裝置6通過加熱井4對周圍土壤進行加熱;在加熱作用下,土壤中的污染物經過蒸發、熱解、氧化等作用形成簡單的小分子氣體,從而使污染物流動性增加;
(4)電阻加熱裝置6工作2-4h后,打開真空抽吸泵15,使得污染物在負壓作用下向真空抽吸井9的方向移動;
(5)污染物經真空抽吸泵15傳輸到一級分離裝置8,并在傳遞給一級分離裝置8的過程中降溫冷卻;由一級分離裝置8分離出來的氣相部分進入氣體處理裝置11,非氣相部分進入二級分離裝置12;經過二級分離裝置12的分離后,油相部分進入液體污染物處理裝置14,水相部分進入水處理裝置13;處理完畢且達到國家水環境排放標準(GB3838-88)一級標準后進行回灌或排放。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熱井4采用垂直、水平或傾斜的建造方式。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熱井4的側壁上架設一端封閉的、另一端與加熱井4相通的導管10,以增加加熱井4的作用半徑。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處理的污染場地表面設置非滲透性的密封板1;在密封板1的下方設置熱絕緣層2。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密封板1和熱絕緣層2與加熱井4和抽吸井3直接焊接到一起,實現無縫連接,從而切斷整個待處理的污染場地與空氣的直接接觸,形成一個半封閉的系統。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板1為涂有絕緣材料的瓷磚,所述的熱絕緣層2為PCB鋁基板。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熱井4以三角形、正方形或圓形方式均勻分布在整個待處理的污染場地,或者以抽吸井3為中心,均勻分布在抽吸井3周圍;加熱井4和抽吸井3之間的距離是3-8米,各個加熱井之間的距離為1-9米。
11.根據權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適用于修復受揮發性有機物-汞復合污染土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電力大學,未經華北電力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3622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