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粉末冶金溫壓用熱油加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35653.0 | 申請日: | 2012-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86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朱權利;馬超;梁國棟;肖志瑜;陳家堅;劉軍;吳苑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廣東華金合金材料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3/14 | 分類號: | B22F3/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盛佩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粉末冶金 溫壓用 熱油 加熱 裝置 | ||
1.一種粉末冶金溫壓用熱油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熱油加熱裝置設有粉末流通通道和兩個獨立的熱油流通回路;具體連接關系如下:
所述粉末流通通道:以中心蓄油腔為基準,若干個直徑不等的圓環蓄油腔按直徑由小到大依次由內而外套裝,相鄰兩個圓環蓄油腔之間的間隙均不少于10mm;中心蓄油腔與其鄰近圓環蓄油腔的間隙,各圓環蓄油腔之間的間隙,以及中心蓄油腔與錐體蓄油腔之間的間隙均與進、出粉口相通并構成粉末流通通道,所述的中心蓄油腔是由一個不銹鋼圓筒及其兩端的不銹鋼空心圓錐殼體焊接而成的;
所述兩個獨立的熱油流通回路:熱油流通回路Ⅰ是由最外層的圓環蓄油腔依次通過通油管道A、通油管道B和通油管道C由外到內與其余圓環蓄油腔及中心蓄油腔相聯通,并與最外層圓形蓄油腔底部兩側的進油口和中心蓄油腔頂部的出油口形成回路;熱油流通回路Ⅱ是由與中心蓄油腔一端的空心圓錐殼體相配的錐體蓄油腔及錐體蓄油腔上所設有的進油口與出油口構成的回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溫壓用熱油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環蓄油腔個數為3~8個,各圓環蓄油腔寬度相等且不少于1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溫壓用熱油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蓄油腔的不銹鋼圓筒直徑為100~250mm,其兩端的空心圓錐殼體頂角為45°~9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溫壓用熱油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環蓄油腔是由兩個不同直徑的不銹鋼套筒焊接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粉末冶金溫壓用熱油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管道A、通油管道B和通油管道C均對稱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廣東華金合金材料實業有限公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廣東華金合金材料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3565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唑烷酮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磁共振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