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產莽草酸的大腸桿菌重組菌及其構建方法及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33913.0 | 申請日: | 2012-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44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獻忠;李明明;王正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1 | 分類號: | C12N1/21;C12N15/70;C12P7/42;C12R1/19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時旭丹;劉品超 |
| 地址: | 214122 江蘇省無錫市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產 莽草 大腸桿菌 重組 及其 構建 方法 應用 | ||
1.一株產莽草酸的大腸桿菌重組菌株,其分類命名為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B0013(SA4/pTHGAA),該重組菌株染色體DNA中有4個基因被刪除,同時有1~3個基因過量表達;
刪除的基因為:莽草酸激酶I基因aroK,莽草酸激酶II基因aroL,葡萄糖磷酸轉移酶系統的關鍵蛋白EIIBCGlc基因ptsG和圭尼酸/莽草酸脫氫酶基因ydiB;
過量表達的基因是:3-脫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成酶基因aroG*,轉酮酶A基因tkt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合成酶A基因ppsA中的1~3個。
2.權利要求1所述產莽草酸的大腸桿菌重組菌株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利用同源重組原理,以野生型大腸桿菌B0013為出發菌株,依次刪除CICIM?B0013染色體上aroK,aroL,ptsG和ydiB基因,獲得菌株B0013?SA4;
(2)利用PCR技術分別擴增來源于CICIM?B0013菌株的aroG*,tktA和ppsA基因片段;
(3)將aroG*,tktA和ppsA基因插入pTH18Kr載體中,構建過量表達這三個基因的表達載體的重組質粒,命名為pTHGAA;
(4)將步驟(3)獲得的表達載體pTHGAA導入步驟(1)的B0013?SA4菌株中,篩選獲得轉化子,命名為大腸桿菌B0013(SA4/pTHGAA)。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產莽草酸的大腸桿菌重組菌株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aroG*基因是解除了反饋抑制的突變基因,其突變位點在該基因編碼蛋白的第146位氨基酸位點,Asp?146?Asn;即將該基因編碼蛋白中146位的天冬氨酸密碼子突變為天冬酰酸。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產莽草酸的大腸桿菌重組菌株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過量表達基因所用表達載體是pTH18kr,但不僅限于該載體。
5.用權利要求1所述大腸桿菌重組菌株發酵生產莽草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LB平板上挑取大腸桿菌B0013(SA4/pTHGAA)單菌落接種于LB液體培養基中,37℃培養過夜,然后按4%的接種量接種于發酵培養基中,37℃培養,發酵過程中控制碳源濃度在10?g/L,發酵時間60?h;
發酵培養基組成以g/?L計為:Na2HPO4·H2O?13,?KH2PO4?3,NaCl?0.5,NH4Cl?0.1,MgSO4?1.2,L-苯丙氨酸?0.7,L-色氨酸0.35,L-酪氨酸0.7,檸檬酸鐵銨0.3,一水合檸檬酸2.1,對羥基苯甲酸0.01,對氨基苯甲酸鉀0.01,2,3-二羥基苯甲酸0.01,酵母抽提物15,蛋白胨20,碳源25,以純凈水配制;
所使用的碳源為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或其組合;發酵結束時莽草酸的含量達到20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3391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戶配置數據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篩選跳汰一體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