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饋變速恒頻風電機組系統機電暫態仿真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33440.4 | 申請日: | 2012-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47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馮煜堯;楊增輝;郭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電力公司;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萬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0 | 代理人: | 張民華 |
| 地址: | 20012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速 恒頻風電 機組 系統 機電 仿真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風力發電系統,尤其涉及一種使用計算機程序進行雙饋風電機組系統的建模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術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風力發電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空氣動力學、尖端航天技術和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應用于新型風電機組的開發研制,風力發電在近二十年得到長足的發展。如今的風力發電正逐步走向規模化和產業化,風力發電在電網中的比例越來越大,成為除水力發電以外最成熟、最現實的一種清潔能源發電方式。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對環境保護、節約能源以及生態平衡都有重要的意義。
然而風力發電是一種特殊的電力,具有許多不同于常規能源發電的特點,風電廠的并網運行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電能質量等諸多方面均會帶來負面影響,隨著風電場規模的日益擴大,風電特性對電網的影響也越發顯著,成為制約風場規模和容量的嚴重障礙,大規模風電接入到底會對電網產生怎樣的影響成為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雙饋風電機組的仿真裝置”(實用新型專利號:ZL201220127917.4授權公告號:CN202548295U)公開了一種雙饋風電機組的仿真裝置,包括:雙饋感應發電機、風電機組原動機、監測保護設備和轉子側變流設備。風電機組原動機連接到雙饋感應發電機,風電機組原動機在風力驅動下帶動雙饋感應發電機的轉子轉動。監測保護設備連接到雙饋感應發電機,測量雙饋感應發電機輸出的電壓和電流。轉子側變流設備連接到雙饋感應發電機,轉子側變流設備控制雙饋感應發電機的電壓幅值和相位,進行有功解耦控制和無功解耦控制。該實用新型的雙饋風電機組的仿真裝置能夠準確反映風機的物理特性和雙饋感應發電機的工作狀況,能夠滿足風電并網規范對并網風機的完整測試要求。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一種雙饋風機等效模擬的仿真建模方法”(專利申請號:201210008656.9公開號:CN102592026A)公開了一種雙饋風機等效模擬的仿真建模方法,所述雙饋風機的變頻器部分采用受控源模擬,所述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建立雙饋風電機組電路模型;(2)建立雙饋風機等效模型;(3)建立雙饋風機并網測試系統;(4)搭建多風機測試系統;其中,在步驟2中:所述雙饋風機等效模型基于雙饋風機變頻器交流側受控電壓源和直流側受控電流源的特性建立。該發明提供的雙饋風機等效模擬的仿真建模方法,能精確模擬雙饋風機的暫態特性,并可計及多臺風電機組間的不同特性及其相互影響;無需計及全控型器件的高頻通斷,仿真效率大幅提升;仿真風機臺數越多,效率提升幅度越顯著;在保持精度的同時,可采用較大的仿真步長,大幅提升仿真效率。
用于穩定性研究的風電機組模型目前在國內的電力系統仿真軟件中仍然沒有實現,PSS/E、BPA中已有內建的風機模型,但其不適用于電網短路故障下風機的動態性能仿真。DIgSILENT/PowerFactory是一款強大的電力系統仿真軟件,其內建的雙饋異步風機模型能較準確地反映其實際物理特性,即能對雙饋機進行詳細地機電暫態仿真,也能進行機電暫態仿真,使風機在大規模電網中的仿真成為可能。另外,PSCAD/EMTDC同樣能夠建立風機的機電暫態模型,建模精度可達到器件級,因此是考察風機單機系統在各種工況和故障下動態特性的理想工具,但不適用于風機接入大網后的仿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饋變速恒頻風電機組系統機電暫態仿真方法,建立符合雙饋變速恒頻風電機組物理特性的詳細模型,以便利用該詳細模型進行電磁暫態和機電暫態仿真,考察風機在各種故障和工況下的動態特性。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饋變速恒頻風電機組系統機電暫態仿真方法,所述的風電機組包括由風力機模型、軸系模型和槳距控制系統構成的原動機模型,由感應發電機模型和轉子側變頻器控制保護系統構成的雙饋風電機組模型,以及電網側變頻器控制系統,所述機電暫態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0)建立風力機模型,根據風速、風能轉換效率與葉尖速比和葉片漿距角的關系,模擬風力機吸收的風功率;
S200)使用發電機質塊和風力機質塊組成的兩質量塊軸系結構,建立風機軸系模型,模擬風力機機械轉矩與發電機電磁轉矩的能量傳遞關系;
S300)建立槳距控制系統模型,使用槳距角控制仿真進行風電機組功率的尋優,尋求在給定風速下使風電機組輸出功率的最大值;模擬風速超出額定風速時槳距控制系統的過載保護功能;
S400)根據雙饋感應電機的方程和磁鏈方程構建雙饋異步感應電機的T型等效電路,建立DFIG電氣仿真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電力公司;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上海市電力公司;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334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