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扭矩復位式股骨頭防塌陷微創支撐球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32891.6 | 申請日: | 2012-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67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梁德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56 | 分類號: | 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扭矩 復位 股骨頭 塌陷 支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扭矩復位式股骨頭防塌陷微創支撐球架。?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在治療因股骨頭壞死而產導致的骨塌陷時,需要將一個支撐構件植入骨內腔。在將支撐構件植入骨內腔的手術中,微創,是一個衡量手術水平的重要標準。而本技術領域現有的支撐構件,例如CN202235776、CN2699849等,均有一個共同的缺陷:支撐構件在植入骨內腔前,無法通過形變縮小其尺寸,以便于從較小的創口通過。由于此缺陷的存在,現有的股骨頭支撐構件的安裝手術都不可避免地要開出與支撐構件的最小通過尺寸相適應的創口,因此無法達到“微創”這一技術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在安裝前大幅度縮小其最小通過尺寸,在安裝到骨內腔后又能夠恢復到原有尺寸,以達到手術的微創效果的扭矩復位式股骨頭防塌陷微創支撐球架。
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的方案是:
扭矩復位式股骨頭防塌陷微創支撐球架,由軸端片、扭簧、轉軸頭、插桿、錨片、卡槽、彈簧、彈簧腔、固定環、弓形片、控距繩、控距孔、軸孔、套筒和錨片槽構成。
其中,轉軸頭為圓柱形,轉軸頭的上端是一塊與轉軸頭為一整體的扁圓柱形的軸端片,轉軸頭的下端是與轉軸頭為一整體的正六棱柱形的插桿,插桿的下端側壁上開有一對錨片槽,每個錨片槽中設有一個錨片,每個錨片的下端與所述錨片槽焊接為一體,每個錨片的上端從錨片槽中伸出并斜向上方翹起。每個錨片的厚度均小于錨片槽的深度。轉軸頭的直徑小于軸端片的直徑。
在轉軸頭的側壁上還套有與轉軸頭焊接為一體的圓環形的固定環。
套筒的底端也有一塊與之為一整體的軸端片,套筒的側壁上也套有與套筒焊接為一體的圓環形的固定環。在套筒的頂端開有一豎向的彈簧腔,彈簧腔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卡槽是開在彈簧腔的內側壁上的環形凹槽。所述插桿自上而下插于所述彈簧腔中并與套筒成間隙配合關系。在插桿的底端與彈簧腔的底端之間設有彈簧。套筒的外直徑小于所述軸端片的直徑。
弓形片是彎曲成弓形的鎳鈦合金片,多片弓形片由內到外逐層疊加,每一片弓形片的上下端均開有一軸孔。所有的弓形片的軸孔在豎直方向對齊,每個弓形片的上下端分別套于所述轉軸頭和套筒上且分別處于轉軸頭的固定環和軸端片之間以及套筒的轉軸頭的固定環之間。最內層的弓形片?的上下端的軸孔分別與轉軸頭和套筒成過盈配合關系,其余各層弓形片的上下端的軸孔分別與轉軸頭和套筒成間隙配合關系。
扭簧套于轉軸頭上,扭簧的上端與軸端片的底面焊接,扭簧的下端與套于轉軸頭上的最上層的弓形片的上端焊接。
在每個弓形片的中部都開有一個控距孔,控距繩貫穿所有的控距孔并與每個控距孔固定,每相鄰兩弓形片的控距孔之間的控距繩長度均相等。
在將本發明置入骨內腔之前,先將各個弓形片旋轉至與最內層的弓形片的位置相同并用手固定,使本發明成為一個D字形的構架,然后用手術鉗對兩軸端片相向施加夾力,插桿向下運動,兩錨片在卡槽的底面內沿的壓迫下縮入各自的錨片槽中,彈簧被壓縮到極限時,兩軸端片之間的距離達到最短,此時本發明的厚度和長度均達到最小,此時,只需要在骨腔壁上開設一條寬度和長度均大于本發明的最小寬度和長度的縫隙,就可用手術鉗將整個裝置送入骨內腔中。當其進入骨內腔后,解除對兩軸端片的壓力,在彈簧的推動下,插桿向上運動,當兩錨片的高度與所述卡槽的高度位置平齊時,兩錨片伸入卡槽中,此時,插桿無法再向上運動,兩軸端片之間的距離達到最長,在扭簧的扭矩作用下,位于最外層的弓形片繞轉軸頭旋轉并帶動除最內層弓形片以外的各層弓形片繞轉軸頭旋轉,由于控距繩限制了相鄰兩弓形片之間的距離,最終各層弓形片均勻分布于轉軸頭的圓周,形成一個球狀構架,此時本發明的縱向和橫向的尺寸都達到最大。
采用上述方案,能達到以下效果:
1.由于本發明能在進入骨內腔之前,使裝置的有效通過尺寸達到最小,成為一個近似于平面的狹窄構架,而在進入骨內腔之后又能夠大幅度地擴張其體積并成為一個立體的球狀構架,因此,只需要在骨腔壁上開設一條寬度和長度均大于本發明的最小厚度和長度的縫隙,就可用手術鉗將整個裝置送入骨內腔中。這一技術特征為實現構件置入手術的“微創”效果,提供了充分的保證。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大幅度縮小創口的尺寸,減小對骨內腔壁的損傷。
2.本發明中,扭簧和控距繩的設置,為相互重疊的弓形片展開成為一個球狀體提供了必要技術支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在置入骨內腔之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在置入骨內腔之后的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328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燈具的可調節部位安全性試驗裝置
 - 下一篇:一種汽車油箱遠程監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