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32797.0 | 申請日: | 2012-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4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崔勇;郭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電力公司;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萬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0 | 代理人: | 侯佳猷 |
| 地址: | 20012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高壓 直流 輸電 系統 實時 數字 仿真 模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力仿真模型,具體來說為一種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
背景技術
目前華東電網呈現出明顯的多饋入直流大受端電網特征,而華東地區面積狹小,電網結構緊密,多回直流之間電氣距離較近,交流系統故障后易引發多回直流同時故障,而多回直流的故障及其恢復過程又將對交流系統產生較大沖擊,這種交直流間的交互作用給受端電網的安全運行帶來巨大挑戰。同時,隨著各大區電網間的特高壓交流互聯,華東受端電網又將呈現出交直流混合輸電的新特征,交直流交互作用影響范圍和程度進一步擴大,而這一問題將在特高壓交流聯網初期可能較為突出。
為確保華東受端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迫切需要對交直流交互作用進行深入研究,而直流輸電模型是交直流交互作用研究的基礎。在分析直流輸電系統實際控制和運行特性的基礎上,建立滿足系統安全分析適用的直流輸電系統模型,將是大受端電網安全穩定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研究重要的組成部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以避免交流系統故障后易引發多回直流同時故障和多回直流故障及其恢復過程對交流系統產生的沖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包括一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和二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
所述一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包括換流站和直流輸電線路,所述換流站設置在直流輸電線路的兩端;
所述二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包括換流站控制系統和保護系統,所述換流站控制系統和保護系統與換流站連接,用于控制和保護換流站的運行。
在所述的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中,較好的是,所述換流站包括換流器、換流變壓器、交直流濾波器,所述換流器的輸出接換流變壓器,所述換流變壓器的輸出接交直流濾波器。
在所述的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中,較好的是,所述換流站采用雙12脈沖的雙極結構。
在所述的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中,較好的是,所述換流站控制系統包括并聯在總線上的與遠方控制中心接口子系統、運行人員控制系統、交直流站控系統、直流極控系統。
在所述的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中,較好的是,所述保護系統包括并聯在總線上的直流保護系統、交流保護系統、站間通信系統。
本發明所述的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包括一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和二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所述一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包括換流站和直流輸電線路,所述換流站設置在直流輸電線路的兩端;所述二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包括換流站控制系統和保護系統,所述換流站控制系統和保護系統與換流站連接,用于控制和保護換流站的運行。換流站控制系統和保護系統是整個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的核心,其控制性能將直接決定直流輸電系統的各種響應特性以及功率/電流的穩定性。通過換流站控制系統和保護系統對換流站運行的控制和保護,避免交流系統故障后易引發多回直流同時故障和多回直流故障及其恢復過程對交流系統產生的沖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用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詳細的描述。本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最佳實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對本發明的范圍有任何限制。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所述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包括一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和二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所述一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包括換流站1和直流輸電線路2,所述換流站1設置在直流輸電線路2的兩端;所述二次系統實時數字仿真模型包括換流站控制系統和保護系統,所述換流站控制系統和保護系統與換流站連接,用于控制和保護換流站的運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超高壓直流輸電系統的額定電壓為±500kV、額定電流為3kA、額定功率為300萬千瓦,直流輸電線路長為1000km,兩端的換流站均為雙12脈沖的雙極結構,并配置交直流濾波器組。換流站的交流場采用3/2接線,直流場分正、負兩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電力公司;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上海市電力公司;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327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網絡通信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模糊測試的方法、裝置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