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色紡紗混棉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30074.7 | 申請日: | 2012-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787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金國周;楊杰;應平;郝首領;葛利根;許朝生;張興土;王金良;宋平平;葛小龍;陶仁林;翁堯全;單琴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國周紡織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G13/00 | 分類號: | D01G13/00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 33220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312085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紡紗 混棉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色紡紗混紡工藝,屬于紡織技術的紡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色紡紗生產工藝過程中,在進行紡紗前要先進行混配,然后經混棉、清花、梳棉和并條等工序,其中,現有的混棉方法很多,如手工混、盤混、條混等,上述混棉方式均為色紡紗生產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單獨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但相對來講操作復雜、對員工和管理的素質要求較高,且不同的混棉方式也各有利弊:手工混棉方法靈活性較大,但費時費力,僅適用于小訂單;盤混較簡單,處理量較大,但調色水平較低,色混不勻,對調色的水平要求較高,色比小的訂單來講,盤混也不太適合;條混的混棉方法對工藝的要求較高,需要有專門的混棉機械進行混棉,而且,由于混棉設備上設置有必要部件角釘簾,很容易造成掛花,從而引起混色和異纖,還需打包分配,不利于流程順利進展。?
有基于此,做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工序簡單、使用方便、混棉均勻度高的的色紡紗混紡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色紡紗混棉裝置,包括配盤、凝棉器以及若干個圓盤,配盤為圓形,過配盤中心的格柵將其分成若干個格子,所述的配盤和與之相鄰的圓盤之間設置有凝棉器,相鄰圓盤之間也設置有凝棉器。
所述的凝棉器包括滑棉道、控制裝置和連通兩者的通道,控制裝置安裝于配盤或圓盤處。?
所述的控制裝置包括小車,安裝于小車下部的打手以及側壁的控制屏,小車以配盤或圓盤圓心為軸轉動,控制屏控制小車和打手的運轉。?
所述的通道上設置有氣動裝置驅動的三通,三通連通各凝棉器之間的通道。?
所述的圓盤為0-5個。?
所述的滑棉道的傾斜角度θ為15-45°。?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工序簡單、色差小、混紡均勻的色紡紗混紡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色紡紗混棉工藝,將待混纖維分別放入配盤的不同格子中,啟動色紡紗混棉裝置,打手依次抓取配盤各格子中的纖維,抓取的纖維經混合進入后道工序。
為實現更好的混紡效果,進一步的設置如下:?
所述的混合是指抓取的纖維經打手抓取后經通道直接到達后道工序。
所述的混合是指抓取的纖維經打打手抓取后,經通道、滑棉道進入圓盤,再經若干道凝棉器處理后到達后道工序。?
所述的凝棉器為1-5道。?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混棉工藝中,按照初步配棉的要求把不同顏色的纖維按比例置于混棉機的配盤中,高包銷平,回花塞縫,使上下一致進行碼包堆放,啟動設備,設定好相應的參數,即可實現不同纖維的抓取,其中,配盤和相鄰圓盤之間,以及相鄰的圓盤與圓盤均設置有凝棉器,凝棉器加裝帶斜坡的滑棉道,打手分別抓取配盤中的各纖維,經通道和滑棉道將抓取的纖維送達后續的圓盤時,整齊的纖維自傾斜的滑棉道至圓盤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分別落在不同的位置,自同一格子內抓取的纖維被打亂,并與其他格子的纖維混合在一起,從而實現混棉的目的。
根據所染顏色的不同,以及紡紗條件的需要,可對混棉進行流程組合,采用多個圓盤并聯的方式進行,其流程可長可短。抓取的纖維經打手抓取后經通道直接到達后道工序;也可經通道、滑棉道進入圓盤,再經若干道凝棉器和圓盤處理后,再到達后道工序,具體可根據待混纖維的需求進行一道混合或多道混合,帶氣動裝置的三通實現對這些圓盤間的相互連接,以達到不同流程的混棉混色的切換,不僅簡單有效,成本獲得節省,同時勞動力和流程的包裝費用均得到減少,也避免了人為和機械原因造成的顏色混合,異纖的混入,將清花流程中的圓盤進行組合。?
說明書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中的混棉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的混棉設備;
圖4為圖3中A部位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配盤;2、一道三通;3、第一凝棉器;?4、一道圓盤;5、二道三通;6、第二凝棉器;61、滑棉道;62、通道;63、控制裝置;631、控制屏;632、小車;633、打手;7、二道圓盤;?8、氣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國周紡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紹興國周紡織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3007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引導左轉車輛通過交叉口的信息獲取發布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預張開卡箍粘接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