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射頻橫向雙擴散場效應晶體管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29908.2 | 申請日: | 2012-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05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娟娟;慈朋亮;錢文生;韓峰;胡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8 | 分類號: | H01L29/78;H01L29/49;H01L29/423;H01L21/336;H01L21/26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紀鐵 |
| 地址: | 2012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射頻 橫向 擴散 場效應 晶體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射頻橫向雙擴散場效應晶體管,包括P型襯底,在所述P型襯底上生長P型外延層,在所述P型外延層中形成輕摻雜漂移區,在所述P型外延層上方設置有第一層法拉第盾及第二層法拉第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法拉第盾及第二層法拉第盾為多晶硅法拉第盾。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射頻橫向雙擴散場效應晶體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所述P型外延層上方的柵極氧化層及多晶硅柵,位于所述P型外延層中的利用離子注入和擴散工藝分別形成的P阱、P+區域、N+源區及N+漏區,及P型多晶硅塞或金屬塞結構。
3.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射頻橫向雙擴散場效應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法拉第盾處于所述多晶硅柵正上方的部分長度為0.1-0.3微米。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射頻橫向雙擴散場效應晶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層法拉第盾處于所述多晶硅柵正上方的部分長度為0-0.3微米。
5.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晶體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在P型襯底上生長P型外延層;經柵極氧化層生長后,淀積多晶硅,通過光刻板定義并刻蝕出多晶硅柵,在刻蝕完成后,進行一步較高能量的輕摻雜LDD的N型離子注入,形成輕摻雜漂移區;
步驟2、P阱的形成;
步驟3、P+區域、N+源區及N+漏區的形成;
步驟4、在所述P型外延層上整體淀積一層二氧化硅層,再淀積一層重摻雜的多晶硅,對所述多晶硅通過光刻刻蝕構成第一層法拉第盾;隨后,在所述第一層法拉第盾上再整體淀積一層二氧化硅層,而后淀積一層重摻雜的多晶硅,對所述多晶硅通過光刻刻蝕構成第二層法拉第盾;
步驟5、P型多晶硅塞或金屬塞結構的形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進行一步較高能量的輕摻雜LDD的N型離子注入,注入離子為磷或砷,能量為50-300keV,劑量為5e11-4e12cm-2。
7.如權利要求5所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P阱的形成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多晶硅柵形成前通過注入與高溫推進形成,另一種是通過自對準工藝加高溫推進形成。
8.如權利要求7所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阱,注入離子為硼,能量為30-80keV,劑量為1e12-1e14cm-2。
9.如權利要求1所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N+源區及N+漏區的形成,注入離子為磷或砷,能量為0-200keV,劑量為1e13-1e16cm-2,所述P+區域的形成,注入離子為硼或二氟化硼,能量為0-100keV,劑量為1e13-1e16cm-2。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第一層法拉第盾,其長度為0.5-1.5微米,厚度為800-2500A,雜質為磷或砷,摻雜濃度為5e18-1e20cm-3;所述第二層法拉第盾,其長度為1.5-2.5微米,厚度為800-2500A,雜質為磷或砷,摻雜濃度為5e18-1e20cm-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2990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激酶抑制劑的組合及其用途
- 下一篇:用于治療劑遞送的微陣列及其使用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