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座椅空調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28658.0 | 申請日: | 2012-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40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家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杰 |
| 主分類號: | B60N2/56 | 分類號: | B60N2/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潘詩孟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中***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座椅 空調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座椅空調系統,特別是一種具有弧形分流管的汽車座椅空調系統,以將空調氣流在最少阻力下傳送至汽車座椅者。本系統另一設計,系將空調氣流同時傳送至座椅以及椅背。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是常見的傳統汽車座椅,圖中顯示傳統的汽車座椅20包含坐墊21以及背墊22,外層椅套在座墊21以及背墊22的通氣區10內具有許多細小通氣孔11,提供坐墊21以及背墊22的氣流對外流通用。
如圖2所示是常見的傳統汽車座椅空調系統,圖中顯示傳統的汽車座椅空調系統,包含有下方風扇25直接對著直線導管23向上方送風,強迫氣體通過風向擴散網24,經過椅套通氣孔11吹向坐墊21;多余的空氣由導管26自座椅下方排出。
傳統汽車座椅空調系統是利用直線導管對坐墊21直接作氣體的傳送,無法提供對背墊22作氣體的傳送。其中的風向擴散網24可以將氣流導向橫向擴散然后向上吹出。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根據實施例,希望提出一種能提供汽車座椅之坐墊或是靠背的汽車座椅空調系統。
根據實施例,本發明提供的汽車座椅空調系統,包含汽車坐墊和分流管,分流管安置于汽車坐墊下方,其創新點在于,分流管進一步包含左邊進氣開口、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第一分流通道自左邊進氣開口弧形向右上方延伸,通道內壁呈弧形彎曲向上,形成第一出氣開口向上;第二分流通道自左邊進氣開口向右延伸,形成右邊連接開口;第一分流通道的管壁下方與第二分流通道管壁上方呈切線相交,于分流管內形成一尖端朝向左邊進氣開口。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前述汽車座椅空調系統中,進一步包含車椅背墊和延伸導管,延伸導管安置于車椅背墊后方;延伸導管的第一端連接于右邊連接開口,第二端彎折向上,尾端具有第二出氣開口。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弧形分流管的汽車座椅空調系統提供風扇對分流管橫向進氣,利用弧形分管將空調進氣順暢往右上方導向坐墊;本發明還可同時將空調氣流導向椅背,提供駕駛人員背部溫度的調整。
附圖說明
圖1.是傳統汽車座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傳統汽車座椅空調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汽車座椅空調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二汽車座椅空調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三汽車座椅空調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四汽車座椅空調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五汽車座椅空調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加熱單元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六汽車座椅空調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加熱單元二結構示意圖。
其中:
10????透氣孔區域
11????透氣孔
20????汽車座椅
21????坐墊
???????22背墊
???????23導管
24,241,242風向擴散網
25,251,252風扇
???????26出風口
???????27彎折護板
???????30分流管
???????31延伸導管
???????301第一分流通道
???????302第二分流通道
???????303尖端
???????311延伸導管第一端
???????313彎折
???????3011第一出氣開口
???????3012第二出氣開口
???????32軟性基材
???????321電熱絲
???????322通風口
???????323陶瓷加熱片
???????324導線
???????39塞子
H01,H02,H03,H04加熱單元
???????C致冷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應理解為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記載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效變化和修飾同樣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杰,未經張家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286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