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棒材短距離高速上冷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24601.3 | 申請日: | 2012-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22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繼;葉孝斌;李海軍;趙建宏;鄧永剛;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43/00 | 分類號: | B21B4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陳翠蘭 |
| 地址: | 715405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短距離 高速 冷床 系統 | ||
1.一種棒材短距離高速上冷床系統,包括拔尾機構、提速機構、制動機構和自動化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尾機構由倍尺飛剪(1)和冷床(12)之間的輸入輥道(2)上分別依次設置的抬尾裝置(3)、拔尾裝置(4)和擋尾裝置(5)構成;所述冷床(12)的輸入輥道(2)上設置有制動板(6),在輸入輥道(2)和制動板(6)上分別設置有夾尾制動輥(7)、夾送輥(11)和夾尾制動板(9),輸入輥道(2)、夾送輥(11)和異型制動板(10)構成提速機構;所述冷床(12)輸入端設有校直板(8),夾尾制動輥(7)和校直板(8)上的夾尾制動板(9)構成制動機構;所述拔尾機構、提速機構和制動機構的控制部件分別接入自動化控制系統,從而實現對所述提速機構、拔尾機構和制動機構的自動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棒材短距離高速上冷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夾送輥(11)與夾尾制動輥(7)為同型結構,其包括安裝在電機底座(11-8)上的電機a(11-1)和電機b(11-2),其中,電機a(11-1)通過聯軸器(11-3)連接夾送輥本體(11-4),夾送輥本體(11-4)上部設置有壓下氣缸(11-5),下部設置有上輥輪(11-6)和下輥輪(11-9),壓下氣缸(11-5)中設置有緩沖彈簧(11-7)。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棒材短距離高速上冷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異型制動板(10)設置在夾送輥(11)下輥輪(11-9)的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棒材短距離高速上冷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尾裝置(3)包括安裝在底座(3-1)上的抬尾氣缸(3-2),抬尾氣缸(3-2)上設置有一對通過抬尾定位板(3-5)定位的輥輪(3-3),底座(3-1)垂直安裝在抬尾輥道支座(3-4)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棒材短距離高速上冷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尾裝置(4)包括安裝在軸承座(4-1)上的軸(4-2),在軸(4-2)端連接有一拔桿(4-5),軸(4-2)端呈90°還連接一由支座(4-4)支撐的拔尾氣缸(4-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棒材短距離高速上冷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尾裝置(5)包括安裝在尾座(5-1)上的擋尾氣缸(5-2),擋尾氣缸(5-2)通過擋尾定位板(5-4)定位,擋尾氣缸(5-2)桿端部設有分鋼擋條(5-3)和異型擋桿(5-5),異型擋桿(5-5)和分鋼擋條(5-3)配合擋鋼;尾座(5-1)垂直安裝在擋尾輥道支座(5-6)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棒材短距離高速上冷床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尾制動板(9)設有若干個,間隔分布安裝在校直板(8)上;夾尾制動板(9)通過其設置在校直板(8)端部的擺臂(9-1)連接夾尾氣缸(9-2)將運動的軋件(13)與校直板(8)夾持相向運動,產生摩擦力實現制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陜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2460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