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壓力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521431.3 | 申請日: | 2012-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10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董宜周;陳奇巨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宜周;陳奇巨 |
| 主分類號: | A47J27/08 | 分類號: | A47J27/08;A47J27/09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陳國平 |
| 地址: | 528427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力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壓力鍋。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一種電壓力鍋,包括鍋蓋、設置在鍋蓋上的把手和限壓閥,限壓閥包括閥體、閥外殼、閥芯和頂針,閥芯與鍋蓋的閥芯安裝孔固定連接;限壓閥設置在把手一凹腔內。存在問題是:手動泄壓時,需用手挪動限壓閥而泄壓,易出現燙手的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壓力鍋,在手動泄壓時,能有效防止燙手,安全可靠。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壓力鍋,包括鍋蓋、設置在鍋蓋上的把手和限壓閥,限壓閥包括閥體、閥外殼、閥芯和頂針,閥芯與鍋蓋的閥芯安裝孔固定連接;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把手上有上開口的把手的容置腔,一左、右開口的導向腔,空置腔的底部與導向腔相交;
還包括一驅動裝置,驅動裝置與導向腔滑動配合,閥外殼上有軸向導軌,空置腔壁上有軸向導向槽,軸向導軌與軸向導向槽配合;驅動裝置與限壓閥的閥外殼的軸向導軌下端配合。
所述的一種電壓力鍋,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底座和頂蓋,所述底座上有上開口的座腔,座腔壁上有在一條直徑線的二個缺口,座腔的底板上有水平導槽;座腔有底孔與鍋蓋的閥芯安裝孔相對;
所述頂蓋上有具有上下開口的筒體,筒體壁上設置有所述軸向導向槽,頂蓋上還環繞筒體的蓋體,蓋體上有在一條直徑線的側蓋;
頂蓋與底座扣合,側蓋與缺口上部嵌合,筒體伸入座腔內;
側蓋下端與與側蓋下部的缺口構成導向孔;導向孔和座腔構成導向腔。
驅動裝置與導向孔滑動配合。
所述的一種電壓力鍋,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槽、設置在驅動槽一端的密封操作柄和設置在驅動槽另一端的放氣操作柄,驅動槽的底板上有貫通孔和滑軌,驅動槽的側壁上有導向驅動面;水平導槽和滑軌滑動配合;
驅動槽的側壁上端面和導向驅動面與閥外殼的軸向導軌的下端滑動配合。
所述的一種電壓力鍋,其特殊之處在于:還包括閥芯固定座,包括上開口座筒和固定座,固定座穿過驅動槽上的貫通孔與座腔的底板固定連接;所述限壓閥的閥芯穿過座筒和固定座,閥芯與上開口的座筒固定連接;座筒位于驅動槽內。
所述的一種電壓力鍋,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上開口座筒上有在一條直徑線的缺口槽,缺口槽與所述軸向導軌的下端嵌合。
本發明一種電壓力鍋,由于采用這樣的結構,用手操作驅動裝置可以使用外殼向上移動,固定閥體的頂針離開閥芯而泄壓,可以有燙手;泄壓完畢后,再操作控制裝置限壓閥復位,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在密封狀態的下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在泄壓狀態的下立體圖。
圖3是本發明在密封狀態下的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立體分解圖之一。
圖5是本發明立體分解圖之二。
圖6是本發明驅動裝置與限壓閥配合關系的立體圖之一。
圖7是本發明驅動裝置與限壓閥配合關系的立體圖之二。
圖8是本發明限壓閥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一種電壓力鍋,包括鍋蓋1、設置在鍋蓋1上的把手2和限壓閥3,如圖8所示,限壓閥3包括閥體31、閥外殼32、閥芯33、頂針34、隔板34和卡簧35,閥芯33與鍋蓋1的閥芯安裝孔固定連接。
所述把手2上有上開口的把手的容置腔,一左、右開口的導向腔,空置腔的底部與導向腔相交;
還包括一驅動裝置5,驅動裝置5與導向腔滑動配合,閥外殼32上有軸向導軌321,空置腔壁上有軸向導向槽,軸向導軌321與軸向導向槽配合;驅動裝置5與限壓閥3的閥外殼32的軸向導軌321下端配合。驅動裝置5使閥體31和閥外殼32一起相對于閥芯33向上或向下移動。
如圖2、圖3、圖4所示,所述把手2包括底座21和頂蓋22,所述底座21上有上開口的座腔211,座腔211壁上有在一條直徑線的二個缺口212,缺口212所在的直徑線垂直于底座的長度方向;座腔21的底板上有水平導槽213;座腔21有底孔與鍋蓋1的閥芯安裝孔相對;
所述頂蓋22上有具有上下開口的筒體221,筒體221壁上設置有所述軸向導向槽222,頂蓋22上還環繞筒體的蓋體223,蓋體223上有在一條直徑線的側蓋2231;軸向導軌321與軸向導向槽222滑動配合。
頂蓋22與底座21扣合,側蓋2231與缺口212上部嵌合,筒體221伸入座腔211內;如圖3所示,蓋體223與座腔211上端嵌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宜周;陳奇巨,未經董宜周;陳奇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2143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