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兩步法處理PVC生產中含汞廢水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521138.7 | 申請日: | 2012-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360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建軍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03/3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張宏祥 |
| 地址: | 046200 山西省長***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步法 處理 pvc 生產 中含汞 廢水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廢水處理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高效率低成本通過兩步法處理PVC生產中含汞廢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已知的處理含汞廢水技術方法,有硫化物直接反應沉淀法、離子交換去汞法、活性炭組合吸附去除法、溶液萃取法、使用膜法等。
已知且運行的硫化物直接沉淀法,由于要求稱量和加入要求極高,因此實際操作中很容易造成硫化物的過量或不足,過量時由于硫離子與硫化汞的絡合作用而再次溶解,因此穩定完成小于5mg/l的制定目標困難;離子交換法去汞不能適應汞含量高時的情況,成本也太高;活性炭吸附法受到吸附飽和的限制,不能持續使用,需要定期更換,操作不便且成本高;萃取法不能大規模工業使用,萃取劑再環保處理也是不易;膜法由于遇到針對汞制作合適的膜的制造系統困難,也不太合適使用在大規模除汞系統中。以上設施均未含有應對高堿性廢水PH值調節時尾氣含汞的處理操作,存在汞非常規排放問題,實際工業處理時需要充分考慮此現象;另外大多技術未提到其工藝的酸堿消耗,其實在實際操作中其消耗非常大,因此運行成本非常高。
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發明的一種三段連續工藝處理含汞廢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含汞廢水pH調節至9~11,由泵打入反應罐內,同時在反應罐內加入Hg∶Na2S的質量濃度比=1∶5~1∶20、質量濃度為0.5~0.6的沉降劑Na2S溶液進行充分反應,然后加入質量濃度為0.01~0.03的無機絮凝劑,生成的HgS絮狀沉淀自然沉淀下來,上清液經過濾后達到排放標準,沉淀后的HgS沉淀物去污泥濃縮池。此技術存在S2-過量后與HgS生成可溶性配位硫化物,從而沉淀不了,使得出水汞含量超標。
天辰化工有限公司發明的一種深度處理含汞廢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含汞廢水匯集至pH調節池,將pH調節至9~11,由輸送泵打入反應罐內,同時在反應罐內加入Na2S溶液進行充分反應,然后加入絮凝劑Fe3+,生成的HgS絮狀沉淀自然沉淀下來,反應后的上清液經砂濾罐過濾后進入含汞廢水的深度處理裝置,沉淀后的HgS沉淀物去污泥濃縮池,經污泥濃縮池濃縮后進入固液分離裝置進行固液分離,采用的吸附器內的填料為球狀或柱狀的13X型分子篩、5A型分子篩或固體活性炭、重金屬螯合樹脂。均勻穩定的流速為4~15m3/h。此技術同樣存在S2-過量后與HgS生成可溶性配位硫化物,沉淀不了,從而使得出水汞含量超標現象,且其前段對汞去除效率未有充分保障,則使用的分子篩、活性炭和重金屬螯合樹脂會由于前段汞去除效率問題而頻繁更換,造成成本上升。一種汞污染水處理工藝的發明專利,首先加入藥劑硫化銨、助凝劑(聚丙烯酰胺)和絮凝劑(聚合氯化鋁),而后經專性沸石和羥基類活性炭二級吸附,最后采用硫醇樹脂進行離子交換去除汞或汞鹽。此技術同樣存在S2-過量后與HgS生成可溶性配位硫化物,沉淀不了,從而使得出水汞含量超標現象,因為硫醇不能交換配位的硫化汞。另外硫醇在酸性條件下對汞吸附反應降低或出現反向脫出反應,因此效率或出水保證有風險。而本技術最后段使用硫脲樹脂,確保了出水品質。
一種含汞廢水的處理方法的專利,該技術方案是:向被處理水中加入Hg∶Na2S的摩爾比=1∶1~1∶1.1、摩爾濃度為0.1~0.2的Na2S溶液,使被處理水中的Hg與Na2S反應生成HgS,調節pH值在7~9之間,再以Hg∶有機絮凝劑的摩爾比=1∶0.01~1∶0.02加入摩爾濃度為0.01~0.02的有機絮凝劑,生成HgS絮狀沉淀,將所得物料過濾,使HgS絮狀沉淀與被處理水分離,得到處理合格的水溶液。此技術同樣存在S2-過量后與HgS生成可溶性配位硫化物,沉淀不了,從而使得出水汞含量超標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建軍,未經趙建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52113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